[实用新型]一种氧碘混合喷管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34512.0 | 申请日: | 201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6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岳龙;桑凤亭;房本杰;金玉奇;陈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S3/0953 | 分类号: | H01S3/0953;H01S3/225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氧碘混合喷管元件的改进技术,具体为一种采用非金属材料代替金属材料氧碘的混合喷管元件。区别于传统金属氧碘混合喷管,其采用非金属材料;构成包括:亚音速混合段,超音速膨胀段,注碘腔,喷碘孔,T型头;亚音速混合段和超音速膨胀段由一长条状结构构成,于长条状结构内部、沿其长边方向设有长方形孔,其为注碘腔;沿长条状结构的厚度方向的截面由上、下二部份构成,截面下部为长方形、且长方形的下部宽边为弧形边,截面上部为三角形、三角形的底边长度大于长方形的上部宽边长度,三角形的底边两端与长方形的上部宽边两端采用弧线过渡连接。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喷管 元件 | ||
【主权项】:
一种氧碘混合喷管元件,其特征在于:区别于传统金属氧碘混合喷管,其采用非金属材料;构成包括:亚音速混合段(1),超音速膨胀段(2),注碘腔(3),喷碘孔(4),T型头(5);亚音速混合段(1)和超音速膨胀段(2)由一长条状结构构成,于长条状结构内部、沿其长边方向设有长方形孔,其为注碘腔(3);沿长条状结构的厚度方向的截面由上、下二部份构成,截面下部为长方形、且长方形的下部宽边为弧形边,截面上部为三角形、三角形的底边长度大于长方形的上部宽边长度,三角形的底边两端与长方形的上部宽边两端采用弧线过渡连接,即沿长条状结构的厚度方向的截面由上部水滴状结构和下部的长方形结构连接而成;长方形结构一侧为亚音速混合段(1),水滴状结构一侧为超音速膨胀段(2);于亚音速混合段(1)上设有喷碘孔(4),喷碘孔(4)与长条状结构内部的长方形孔相连通;于长条状结构一端设有垂直于其长边方向的接头,构成了T型头(5);接头上开设有与注碘腔(3)相通的长方形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2063451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铵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花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