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少汽车碰撞死伤危险的安全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02294.1 | 申请日: | 201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88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姜仁滨;王宛珏;王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仁滨 |
主分类号: | B60R21/34 | 分类号: | B60R2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70 中国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减少汽车碰撞死伤危险的安全防护装置由两级高压汽缸缓冲器(1)和前轮前自动升降侧推挡板(3)组成。两级高压汽缸缓冲器(1)由两级高压汽缸(5)、和与其连接的挡车板(9)和挡人板(10)构成的弹性盒构成。盒内具有弹簧(L0)和压触开关(k0)及位于连动箱(11)的相关自控电路。前轮前自动升降侧推挡板(3)由连动箱(11)、升降架(12、26)、侧推挡板(13、27)和相关自控电路组成。该安全防护装置不仅能减少汽车将车前行人和车上乘客撞死或重伤的危险,也能减少汽车因碰撞而造成的严重机械损坏,同时在汽车将车前行人撞倒后,还能将被车撞倒的车前行人自动推至车旁,以减少被车轮压死或重伤的危险。 | ||
搜索关键词: | 减少 汽车 碰撞 死伤 危险 安全 防护 装置 | ||
【主权项】:
减少汽车碰撞死伤危险的缓冲侧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是在汽车底架前端和后端两纵梁(4)的中空处分别固定有一套两级高压汽缸缓冲器(1),每个两级高压汽缸(5)中与活塞(6)连接的连杆(7)前端固定有较厚的钢质挡车板(9),挡车板前通过压缩弹簧(L0)连接有较薄的钢质弹性挡人板(10),挡车板和挡人板构成一个可压扁的弹性盒,在弹性盒内还装有一个常开的与汽油喷嘴a和电火花喷头b的控制电路联结的压触开关k0,与挡车板连接的两级高压汽缸的前部具有一个柔软、易折叠的外套(8),外套将连杆围住,在汽缸尾端具有常用高压汽进出口K12、汽油喷嘴a和电火花喷头b,在汽缸前端的外侧装有常用高压汽进出口K22,装在驾驶室操纵盘上有第一手控开关k1和第二手控开关k2,司机能用第一手动开关k1将常用高压汽从汽缸尾端的进出口K12输入汽缸,将活塞、挡车板、挡人板向前和向后推出40‑80厘米,司机也能用第二手动开关k2将常用高压汽从汽缸前端进出口K22输入,将活塞压至汽缸尾端,使车前和车后的挡车板和挡人板紧靠汽车前端和后端;在汽车底架前端两纵梁外侧和两前轮(2)前方、上方装有部份结构不同的适合不同车型汽车安装的前轮前自动升降侧推挡板(3),它具有连动箱(11)、升降架(12,26)和侧推挡板(13),连动箱(11)固定在汽车底架纵梁(4)前端的两外侧和两前轮(2)、纵梁(4)间的前方和上方,连动箱(11)两侧壁上有一对平行向前、向上倾斜30°的长滑动斜槽(14),和一对平行向后、向上倾斜30°的长滑动斜槽(14),每条向前滑动斜槽(14)和向后滑动斜槽(14)的下端重合在一起,或连动箱(11)两侧壁上有一对向后、向上倾斜30°的长滑动斜槽(14),和一对向前、向上倾斜30°起缓冲作用的短滑动斜槽,每条向后长滑动斜槽(14)和向前短滑动斜槽的下端重合在一起;在连动箱(11)外侧前轮前方的前轮前自动升降侧推挡板(3)的升降架(12,26)具有三根棱柱(12)或一根棱柱(26),棱柱与连动箱(11)位置平行,且向下延伸到路面上方,在棱柱(12,26)顶端具有水平滑动杆(19),水平滑动杆(19)穿过连动箱(11)侧壁上的滑动斜槽(14),连动箱(11)中的水平滑动杆(19)可在滑动斜槽(14)中滑动,在连动箱(11)两侧壁上向前和向后两滑动斜槽(14)交叉处的滑动斜槽(14)下侧,是成对的桥墩式固定钢滑块(24),在水平滑动杆(19)下方是成对的可绕水平滑动杆(19)转动的桥梁式钢滑块(25),连动箱(11)中具有动力装置(18)、还有与常用高压汽进出口K12、汽油喷嘴a、电火花喷头b、常用高压汽进出口K22和动力装置(18)相关的控制电路,以及联结滑动斜槽中的水平滑动杆(19)和动力装置的多根连杆(17),在连动箱(11)底面前后两端各装有一对固定轴承(15),其中的固定转轴为平头螺杆(16),平头螺杆(16)穿过升降架(12,26)上的竖直光滑长槽(20),将升降架(12,26)连接在连动箱(11)的外侧面上,升降架(12,26)可绕平头螺杆(16)转动和上下移动,水平滑动杆(19)的中部和连杆(17)连接;在向后滑动斜槽(14)下方装有一根撑杆(22),撑杆(22)下面装有一个弹簧和一个电磁铁,在向前滑动斜槽(14)下方装有一个单向弹性档头(21),在棱柱(12,26)下端前后装有弹性盒(23),盒内装有压缩弹簧(L1、L2)和压触开关(k1、k2),在棱柱外侧装有侧推挡板(13,27),侧推挡板(13,27)垂直向下,并与汽车底架纵梁(4)成30°‑45°夹角,由于部分结构和动力装置不同,它们分成了14个类型:(1)A1型:前轮前三棱架前后滑无动力自动升降侧推挡板;(2)A2型:前轮前三棱架前后滑电动链条自动升降侧推挡板;(3)A3型:前轮前三棱架前后滑电动齿轮自动升降侧推挡板;(4)A4型:前轮前三棱架前后滑汽压自动升降侧推挡板;(5)B1型:前轮前三棱架后滑电动链条自动升降侧推挡板;(6)B2型:前轮前三棱架后滑电动齿轮自动升降侧推挡板;(7)B3型:前轮前三棱架后滑汽压自动升降侧推挡板:(8)C1型:前轮前单棱架前后滑无动力自动升降侧推挡板;(9)C2型:前轮前单棱架前后滑电动链条自动升降侧推挡板;(10)C3型:前轮前单棱架前后滑电动齿轮自动升降侧推挡板;(11)C4型:前轮前单棱架前后滑汽压自动升降侧推挡板;(12)D1型:前轮前单棱架后滑电动链条自动升降侧推挡板;(13)D2型:前轮前单棱架后滑电动齿轮自动升降侧推挡板;(14)D3型:前轮前单棱架后滑汽压自动升降侧推挡板;A1型‑A4型统称A型,B1型‑B3型统称B型,C1型‑C4型统称C型,D1型‑D3型统称D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仁滨,未经姜仁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80002294.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