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扩增双链DNA中的双链目的序列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03094.8 | 申请日: | 201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5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夜久英信;林美穂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N15/09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灵菇;白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具有高特异性的巢式PCR。本发明提供扩增目的序列1的方法,该方法可高效扩增单链目的序列,以及可显著抑制非特异性扩增。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在巢式PCR的第2阶段,混合与外侧正向引物(4of)互补、且不会为所述DNA聚合酶引发的DNA延伸反应提供起点的外侧正向封闭核酸(4ofb)。 | ||
搜索关键词: | 扩增 dna 中的 目的 序列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扩增由第1单链DNA(6)及第2单链DNA(7)构成的双链DNA中的双链目的序列(1)的方法,其中,所述双链目的序列(1)由单链目的序列(1a)及互补性单链目的序列(1b)构成,所述第1单链DNA(6)由3′末端‑第1非扩增序列(6a)‑第2非扩增序列(6b)‑所述单链目的序列(1a)‑第3非扩增序列(6c)‑第4非扩增序列(6d)‑5′末端构成,所述第2单链DNA(7)由5′末端‑第5非扩增序列(7a)‑第6非扩增序列(7b)‑所述互补性单链目的序列(1b)‑第7非扩增序列(7c)‑第8非扩增序列(7d)‑3′末端构成,所述互补性单链目的序列(1b)、所述第5非扩增序列(7a)、第6非扩增序列(7b)、第7非扩增序列(7c)、及第8非扩增序列(7d)分别与所述单链目的序列(1a)、所述第1非扩增序列(6a)、所述第2非扩增序列(6b)、所述第3非扩增序列(6c)及所述第4非扩增序列(6d)互补;所述方法包括以下的工序A及工序B:混合DNA聚合酶、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所述双链DNA(6、7)、及外侧正向引物(4of)、及外侧反向引物(5or),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中间双链DNA的工序A,其中,所述中间双链DNA由中间目的序列及互补性中间目的序列构成,所述中间目的序列由3′末端‑第2非扩增序列(6b)‑所述单链目的序列(1a)‑第3非扩增序列(6c)‑5′末端构成,所述互补性中间目的序列由5′末端‑第6非扩增序列(7b)‑所述互补性单链目的序列(1b)‑第7非扩增序列(7c)‑3′末端构成,所述外侧正向引物(4of)与所述第2非扩增序列(6b)中所含3′末端侧的序列部分互补,所述外侧反向引物(5or)与所述第7非扩增序列中所含3′末端侧的序列部分互补;以及混合DNA聚合酶、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所述中间双链DNA、内侧正向引物(4if)、内侧反向引物(5ir)、及外侧正向封闭核酸(4ofb),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来特异性扩增所述目的序列1的工序B,其中,所述内侧正向引物(4if)与所述单链目的序列(1a)中所含3′末端侧的序列部分互补,所述内侧反向引物(5ir)与所述互补性单链目的序列(1b)中所含3′末端侧的序列部分互补,所述外侧正向封闭核酸(4ofb)与所述外侧正向引物(4of)互补,且不能成为所述DNA聚合酶引发的DNA延伸反应的起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8000309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修枝机及其开关装置
- 下一篇:高效率、多喉部流体振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