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井用不锈钢、油井用不锈钢管及油井用不锈钢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22011.X | 申请日: | 2010-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8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高部秀树;近藤邦夫;天谷尚;大江太郎;乙咩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38/44 | 分类号: | C22C38/44;C22C38/50;C21D8/02;C21D8/10;C21D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不锈钢的化学组成含有C:0.05%以下、Si:0.5%以下、Mn:0.01%~0.5%、P:0.04%以下、S:0.01%以下、Cr:大于16.0%且小于等于18.0%、Ni:大于4.0%且小于等于5.6%、Mo:1.6%~4.0%、Cu:1.5%~3.0%、Al:0.001%~0.10%、N:0.050%以下,其余部分由Fe和杂质构成,满足式(1)及式(2)。另外,组织包含马氏体相和体积分数为10%~40%的铁素体相,且铁素体相分布率大于85%。Cr+Cu+Ni+Mo≥25.5(1);-8≤30(C+N)+0.5Mn+Ni+Cu/2+8.2-1.1(Cr+Mo)≤-4(2)。 | ||
搜索关键词: | 油井 不锈钢 不锈钢管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油井用不锈钢,其特征在于,具有下述的化学组成、下述的组织和758MPa以上的0.2%残余塑性变形时的应力;上述的化学组成按质量%计含有C:0.05%以下、Si:0.5%以下、Mn:0.01%~0.5%、P:0.04%以下、S:0.01%以下、Cr:大于16.0%且小于等于18.0%、Ni:大于4.0%且小于等于5.6%、Mo:1.6%~4.0%、Cu:1.5%~3.0%、Al:0.001%~0.10%、N:0.050%以下,其余部分由Fe和杂质构成,满足式(1)及式(2);上述的组织包含马氏体相和体积分数为10%~40%的铁素体相,而且,在将分别自上述不锈钢的表面起沿着厚度方向具有50μm的长度、以10μm间距在200μm的范围内排列成一列的多个假想线段配置在上述不锈钢的截面中时,与上述铁素体相交叉的假想线段的数量相对于上述假想线段的总数的比例大于85%,Cr+Cu+Ni+Mo≥25.5 (1)‑8≤30(C+N)+0.5Mn+Ni+Cu/2+8.2‑1.1(Cr+Mo)≤‑4 (2)在此,向式(1)及式(2)中的各元素符号中代入各元素的以质量%计的含有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8002201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通门传感器及使用其的电子方位计
- 下一篇:淀粉酶多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