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多档组变速器的换档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49882.0 | 申请日: | 201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7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赖因哈德·比尔克;约亨·海因策尔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20 | 分类号: | F16H3/2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杨靖;车文 |
地址: | 德国腓德***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多档组变速器的换档装置,其中,多档组变速器具有至少一个能手动换档的、带有奇数个前进档的主档组和用于在两个档区之间切换的档区选择档组。因此,为使得带有和不带档区接通的多档组变速器可以借助逻辑上的换档图来换档,设置有如下的换档拨指系统(1、32、49),所述换档拨指系统(1、32、49)由换档拨指(6-10、13、26-31、35-39)构成,所述换档拨指(6-10、13、26-31、35-39)构造为各带有一个拨指元件(11)的单换档拨指(7、9、10、13、27-31、35-39),以及在需要时构造为各带有两个在一个平面中相互错开布置的拨指元件(11)的双换档拨指(6、8、26),且所述换档拨指系统配设有相关的带动件(2、3、33、34),所述带动件(2、3、33、34)具有相应的凹口(14-17、46-48),用以嵌接单换档拨指(7、9、10、13、27-31、35-39)以及必要时嵌接双换档拨指(6、8、26),带动件(2、3、33、34)通过该换档拨指系统(1、32、49)选择性地沿两个相反的换档方向(43、44)被操作和/或各自的换档方向(43、44)能逆反,从而使两个档区的档位在多重H型换档图(21、21’、25、25’)中能彼此跟随地以交替的换档杆运动来换档,其中,档区的切换能通过换档杆的选档运动来驱控。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多档组 变速器 换档 装置 | ||
【主权项】:
用于多档组变速器的换档装置,其中,所述多档组变速器具有至少一个能手动换档的、带有奇数个前进档的主档组和用于在两个档区之间切换的档区选择档组,所述换档装置具有换档杆,为所述换档杆配设有换档图(21、21’、25、25’),所述换档图(21、21’、25、25’)具有选档滑槽(23)和多个带有对置的档位的换档滑槽(G1、G2、G3、G4、G5),通过这些滑槽,承载多个换档拨指(6‑10、13、26‑31、35‑39)的换档拨指轴(4)能绕所述换档拨指轴(4)的纵轴线枢转以及能轴向推移,从而根据换档杆运动的不同,为了对档位进行换档而将换档拨指(6‑10、13、26‑31、35‑39)嵌接到所属的带动件(2、3、33、34)中,以便沿相应的换档方向(43、44)来操作通过换档连杆(50、51)与所述带动件(2、3、33、34)联接的换档组件,所述换档装置还具有机械机构,用以逆反所述换档方向(43、44)以及对在换档滑槽(G1、G2、G3、G4、G5)中相对置并被不同的换档组件驱控的档位进行换档,其特征在于如下的换档拨指系统(1、32、49),所述换档拨指系统(1、32、49)由换档拨指(6‑10、13、26‑31、35‑39)组成,所述换档拨指(6‑10、13、26‑31、35‑39)构造为各带有一个拨指元件(11)的单换档拨指(7、9、10、13、27‑31、35‑39),以及需要时构造为各带有两个在一个平面中相互错开布置的拨指元件(11)的双换档拨指(6、8、26),且所述换档拨指系统(1、32、49)配设有所属的带动件(2、3、33、34),所述带动件(2、3、33、34)具有相应的凹口(14‑17、46‑48),以便嵌接所述单换档拨指(7、9、10、13、27‑31、35‑39)以及必要时嵌接所述双换档拨指(6、8、26),通过所述换档拨指系统,所述带动件(2、3、33、34)能选择性地沿两个相反的换档方向(43、44)操作和/或各自的换档方向(43、44)能逆反,从而使两个档区的档位在多重H型换档图(21、21’、25、25’)中能彼此跟随地以交替的换档杆运动来换档,其中,所述档区的切换能通过所述换档杆的选档运动来驱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未经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8004988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