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电装置的冷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6434.3 | 申请日: | 201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2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高坂启词;李秉周;高桥良明;栗林徹;目代英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11/06 | 分类号: | B60K11/06;B60L11/18;B62D25/04;H01M10/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提供蓄电装置的冷却结构,即使是在搭载于后部座位距车辆后端部的距离短的小型车上的情况下,也确保车厢内的居住空间,同时蓄电装置的冷却效率良好。电池被包括在车辆(1)上所搭载的IPU(13)中。电池的冷却结构具有朝车厢(2)内开口的进气口(14),并且包括:进气管道(15),其在该进气口(14)和IPU(13)之间延伸;和罩(16),其配置成覆盖进气口(14),并形成有使车厢(2)内和进气管道(15)连通的孔(16a)。进气口(14)配置成,在车厢(2)内的与位于后部座位(5)斜后方的C柱(8)接近的后方的一侧部,开口朝车厢(2)内侧倾斜。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冷却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蓄电装置的冷却结构,所述冷却结构用于对搭载于车辆的蓄电装置进行冷却,所述冷却结构具有朝车厢内开口的进气口,并且包括:冷却风通路,其在该进气口和所述蓄电装置之间延伸;和罩,其配置成覆盖所述进气口,并形成有使所述车厢内和所述冷却风通路连通的孔,该蓄电装置的冷却结构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车厢内,在与位于后部座位斜后方的柱接近的后方的车厢内一侧部,所述进气口配置成开口朝车厢内侧倾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8005643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