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后坐力抛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01708.5 | 申请日: | 201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1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生捷;邱旭阳;陈爱锋;唐玉龙;迟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41A1/08 | 分类号: | F41A1/0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24 | 代理人: | 岳洁菱 |
地址: | 10085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后坐力抛射装置,包括:前筒体(1)、前法兰(2)、中筒体(3)、后筒体(4)、后法兰(5)、平衡体(7)、制动环(8)、前活塞体(9)、支撑座(10)、后活塞(11)、点火管(12)和支耳(13),还包括:插拔机构(14)。插拔机构(14)包括:壳体、可调节拉杆和电气插头。可调节拉杆一端与壳体销轴连接,另一端与电气插头销轴连接,壳体与前筒体(1)螺钉连接,电气插头沿弹(6)的发射方向斜插于弹(6)上。整个抛射过程燃气都封闭在两个活塞与中筒体(3)之间的空腔中,做到抛射过程微声、微烟、微光,并消除了后坐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坐力 抛射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无后坐力抛射装置,包括:前筒体(1)、前法兰(2)、中筒体(3)、后筒体(4)、后法兰(5)、平衡体(7)、制动环(8)、前活塞体(9)、支撑座(10)、后活塞(11)、点火管(12)和支耳(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拔机构(14);其中,插拔机构(14)包括:壳体(15)、可调节拉杆(16)和电气插头(17),支承座(10)一端与前活塞体(9)螺纹连接,另一端为喇叭口形状,喇叭口端面上有螺纹孔,支耳(13)一端置于所述螺纹孔内,另一端与弹(6)螺接;后活塞(11)与平衡体(7)螺纹连接,中筒体(3)两端筒口有螺纹,制动环(8)与中筒体(3)的两端筒口卡接,前法兰(2)和后法兰(5)与中筒体(3)螺接,同时与制动环(8)连接;可调节拉杆(16)一端与壳体(15)销轴连接,另一端与电气插头(17)销轴连接,壳体(15)与前筒体(1)螺钉连接,电气插头(17)沿弹(6)的发射方向与弹(6)斜向插接;前活塞体(9)和后活塞(11)之间的装药燃烧时,在两个活塞与中筒体(3)之间的空腔内产生高压,压力增大到一定值后,前活塞体(9)及支承座(10)与后活塞(11)分开,支承座(10)推动弹(6)运动,后活塞(11)推动平衡体(7)运动;插拔机构(14)布置在前筒体(1)前部,对抛射行程和高压腔体不会造成影响;插拔方向与前筒体(1)轴线成一定角度,弹(6)向前运动时,插拔机构(14)解锁,避免了弹(6)高速运动下对电气插头(17)的剪切作用;到达中筒体(3)筒口时,前活塞体(9)与后活塞(11)分别被制动环(8)制动,速度快速下降,弹(6)与支承座(10)、平衡体(7)与后活塞(11)之间的连接在惯性作用下都被拉断,弹(6)和平衡体(7)按一定速度出筒;整个抛射过程中,燃气都封闭在前活塞体(9)、支承座(10)、后活塞(11)与中筒体(3)之间的空腔中,做到抛射过程微声、微烟、微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未经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00170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