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球形聚合物微颗粒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03538.4 | 申请日: | 2011-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5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秦建华;张清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J3/12 | 分类号: | C08J3/12;C08F2/22;C08F2/48;C08F2/44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张晨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球形水凝胶微颗粒合成的方法,第一级采用T-通道结构形成水包油的液滴,第二级采用流动聚焦结构形成油/水/油的双乳液。在紫外光照下,双乳液中间相聚合形成水凝胶微颗粒,外相和中间相界面的聚合反应被抑制,导致水凝胶未能包裹内相油核,形成了以内相油核为模板的水凝胶微颗粒。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控制内相和中间相的体积流速比,形成一系列具有相似形貌的水凝胶微颗粒;通过控制单个双乳液内核的数目,形成了弯月形、多足形等不同形貌的水凝胶微颗粒;通过控制单体溶液内的添加物,形成了具有特殊功能的水凝胶微颗粒(荧光、磁性等);通过与光刻法形成的微颗粒的比较,本方法形成的微颗粒具有三维的形貌结构。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形 聚合物 颗粒 合成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非球形聚合物微颗粒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非球形聚合物微颗粒以液滴微流控芯片作为微反应器,以双乳液作为反应模板,控制微流控芯片储液池A(1)中内相溶液和储液池B(2)中中相溶液的体积流速比为1/6~2/3,单个双乳液内的油核数目,改变储液池B(2)中中相溶液的添加物,最终形成具有不同组成的非球形聚合物微颗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00353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