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半导体激光正弦相位调制干涉仪振动测量精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04286.7 | 申请日: | 201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9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李中梁;王向朝;王渤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H9/00 | 分类号: | G01H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张泽纯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提高半导体激光正弦相位调制干涉仪振动测量精度的方法,通过合理地选择正弦相位调制深度,从原理上消除了光源的光强调制引起的系统误差,减小了电路中的直流噪声引起的随机误差,提高了振动测量精度。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半导体 激光 正弦 相位 调制 干涉仪 振动 测量 精度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提高半导体激光正弦相位调制干涉仪振动测量精度的方法,所述的半导体激光正弦相位调制干涉仪包括带有光源控制器(1)的光源(2)、隔离器(3)、光纤耦合器(4)、准直器(5)、光电探测器(6)、数据采集卡(7)、计算机(8)、压电陶瓷(9)和信号发生器(10),在所述的计算机(8)的控制下所述的信号发生器(10)为光源控制器(1)输入控制信号,光源控制器(1)为光源(2)提供驱动电流,由光源(2)发射的光束通过第一段光纤(201)进入隔离器(3),由隔离器(3)出射后,通过第二段光纤(301)进入光纤耦合器(4)内,由光纤耦合器(4)出射后通过第三段光纤(401),经过准直器(5)准直后照射到待测物体(11)上,由待测物体(11)表面反射的光和由准直器(5)出射端面反射的光再次通过准直器(5)、第三段光纤(401)和光纤耦合器(4)后,经过第四段光纤(402)入射到光电探测器(6),该光电探测器(6)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后由数据采集卡(7)采集,该数据采集卡(7)输入端口(7a)与光电探测器(6)的输出端口相连,输出端口(7b)与计算机(8)的输入端口相连,信号发生器(10)包含第一输出端口(10a)、第二输出端口(10b)和输入端口(10c),第一输出端口(10a)与光源控制器(1)的输入端口相连,第二输出端口(10b)与压电陶瓷(9)的输入端口相连,输入端口(10c)与计算机(8)的输出端口相连,计算机(8)带有数据处理程序,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测量过程包括以下步骤:①参数测定:开启光源(2),并使其注入电流保持为直流,此时光源(2)发出激光的中心波长为λ0,所述的计算机(8)控制信号发生器(10)产生的正弦信号驱动压电陶瓷(9),使压电陶瓷(9)产生一个振幅大于λ0/8的正弦振动,此时所述的光电探测器(6)所探测到的干涉信号为:P′(t)=SS0+SS1cos[α(t)+α0],其中:α(t)和α0分别为由压电陶瓷(9)的振动和初始光程差决定的相位,由于cos[α(t)+α0]的值可以达到1,干涉信号P′(t)的交流幅值为SS1,即为所测定的参数;②粗测光程差:所述的计算机(8)控制信号发生器(10)停止压电陶瓷(9)的振动,并控制信号发生器(10)的输出端口(10a)向光源控制器(1)输出三角波信号,光源控制器(1)对光源(2)注入三角波电流进行调制,所述的数据采集卡(7)采集所述的光电探测器(6)探测的线性调频信号,截取一段干涉信号进行数波数,并利用下列公式计算光程差的粗测值lc: l c = m λ 0 2 β 0 bΔt , 其中:β0为光源(2)输出的激光波长随驱动电流的变化系数,b为三角波电流的幅值;Δt为所截取的干涉信号的时间,m为干涉信号的波数;③计算正弦调制电流幅度:所述的计算机(8)根据所述的光程差的粗测值lc和正弦相位调制深度z=3.054按下式确定光源(2)调制的正弦电流幅值a, z = 4 πa β 0 l c / λ 0 2 为3.054;④测量并计算待测物体(11)的振动信息:所述的计算机(8)控制所述的信号发生器(10)输出正弦波信号,使所述的光源控制器(1)向光源(2)注入具有所述的正弦电流幅值a的交变正弦电流后,通过数据采集卡(7)采集所述的光电探测器(6)探测所述的待测物体(11)反射的正弦相位调制的干涉信号,并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对干涉信号进行频谱分析,提取干涉信号的二阶频谱分量为:P2(t)=‑2SS1J2(z)cosα,其中:J2(z)为二阶贝塞尔函数,α=(4π/λ0)[l0+dcos(ω0t)]为由准直器(5)和待测物体(11)之间的初始距离l0和待测物体(11)的振动dcos(ω0t)所决定的相位,则cosα的表达式为: cos α = - 1 2 SS 1 J 2 ( z ) P 2 ( t ) , cosα表达式中的常量SS1已在步骤①中测得,对干涉信号进行处理,通过反余弦函数求得α为: α = arccos ( - 1 2 SS 1 J 2 ( z ) P 2 ( t ) ) = ( 4 π / λ 0 ) [ l 0 + d cos ( ω 0 t ) ] , 则α中的交流成分即为待测物体(11)的振动信息dcos(ω0t)。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00428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