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氮化镓/硅纳米孔柱阵列异质结构黄绿光、近红外光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08059.1 | 申请日: | 201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9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建;韩昌报;贺川;王伶俐;常立红;王晓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3/02 | 分类号: | H01L33/02;H01L33/24;H01L33/26;H01L33/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0052***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化镓/硅纳米孔柱阵列异质结构黄绿光、近红外光发光二极管,包括上、下接触电极,还包括透明导电薄膜、氮化镓、p型硅纳米孔柱阵列、p型单晶硅层以及金属导电薄膜层,其中p型硅纳米孔柱阵列覆盖在p型单晶硅层顶面,氮化镓与p型硅纳米孔柱阵列形成异质结;透明导电薄膜沉积在n型氮化镓的表面,p型单晶硅层底部为金属导电薄膜层。本发明的黄绿光、近红外光二极管,具有较低的阈值电压和工作电压,它填补了长波光发射器件中没有氮化镓/硅异质结构发光二极管的空白,必将促进硅基氮化镓发光器件的进一步发展。 | ||
搜索关键词: | 氮化 纳米 阵列 结构 黄绿 红外光 发光二极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氮化镓/硅纳米孔柱阵列异质结构黄绿光、近红外光发光二极管,包括上、下接触电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明导电薄膜、氮化镓、p型硅纳米孔柱阵列、p型单晶硅层以及金属导电薄膜层,其中p型硅纳米孔柱阵列覆盖在p型单晶硅层顶面,氮化镓与p型硅纳米孔柱阵列形成异质结;透明导电薄膜沉积在氮化镓的表面,金属导电薄膜层沉积在p型单晶硅层底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00805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下行频偏补偿方法及用于进行下行频偏补偿的直放站
- 下一篇:二次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