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轨迹编目模型的空间点目标天基探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08561.2 | 申请日: | 201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6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崔文楠;张涛;王磊;凌丽;童广辉;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V8/10 | 分类号: | G01V8/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郭英 |
地址: | 20008***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轨迹编目模型的空间点目标天基探测方法,本发明对经过预处理的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和连通域计算,并对每个连通域进行轨迹编目,根据每个轨迹的运动特征和判断概率来识别并跟踪目标。本发明适用于大视场可见光空间点目标天基探测,可以扩大搜索范围,实现尽早探测、尽快预警。可以同时探测多个不同运动方式的目标,并对多个目标进行识别和跟踪。本发明对于探测空间点目标可以实现快速探测识别和稳定跟踪。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轨迹 编目 模型 空间 目标 探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轨迹编目模型的空间点目标天基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对采集到的实时图像数据进行坏点剔除、畸变校正和图像滤波预处理;2)接着,对经过预处理的图像数据进行自适应阈值的确定,阈值D计算公式为:D=a×(M+2)其中,M为整幅图像灰度均值,a常数,选取范围在1.8~2.4之间;3)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阈值分割,阈值分割公式为: if f ( x , y ) ≥ D , f ( x , y ) = f ( x , y ) if f ( x , y ) < D , f ( x , y ) = 0 其中,f(x,y)为图像坐标(x,y)处的灰度值;4)对经过阈值分割的图像进行连通域计算,计算连通域的方法如下:(1)从像元(1,1)开始,按照自上而下、从左到右的顺序逐行处理每一个像元,如果f(x,y)≥D,则执行步骤(2),否则执行步骤(3);(2)在已经处理的相邻4个像元(x‑1,y‑1)、(x‑1,y)、(x‑1,y+1)和(x,y‑1)中,统计不同连通域编号的个数,如果不同连通域编号的个数为0,待处理的像元(x,y)属于新的连通域,在已经编号的连通域中取最大值并且加1赋予像元(x,y)新的连通域编号;如果不同连通域编号的个数为1,则待处理的像元(x,y)和一个已知连通域连通,将此连通域的编号赋予像元(x,y);如果不同连通域编号的个数为2,则待处理的像元(x,y)和两个已知连通域连通,将两个连通域中较小的编号赋予像元(x,y),并用较小的编号替代较大编号的连通域;(3)如果全部像元处理完毕,执行步骤(4),否则,像元指针加1,执行步骤(2);(4)在不更改原有排列顺序的前提下,按照编号不间断的原则更新连通域的编号;5)计算每个连通域的质心,质心坐标xc,yc计算公式为: x c = Σx · f ( x , y ) Σf ( x , y ) y c = Σy · f ( x , y ) Σf ( x , y ) 其中,f(x,y)为坐标(x,y)处图像像元的灰度值;6)对经过处理的图像进行轨迹编目,轨迹编目的方法如下:(1)在以连通域质心为中心,阈值为半径的范围内进行轨迹编目检索;(2)如果有且只有一条轨迹,并且该轨迹没有被填充,则该连通域质心加入该轨迹;(3)如果一条轨迹也没有,则开辟一条新的轨迹;(4)如果存在一条轨迹,但是该轨迹已被填充,则需要判断新点和旧点哪一个更适合该轨迹,更适合的点加入该轨迹,被抛弃的点重新进行轨迹编目;(5)对所有的连通域进行遍历;7)利用轨迹编目进行目标识别,具体识别方法如下:(1)在所有轨迹中统计灰度变化,如果灰度变化超过阈值,则此轨迹编目被判为目标的概率加1;(2)在所有轨迹中统计速度变化,首先统计出大众速度,如果轨迹的速度与大众速度差值超过阈值,则此轨迹编目被判为目标的概率加1;(3)在所有轨迹中统计尺寸变化,如果尺寸变化超过阈值,则此轨迹编目被判为目标的概率加1;(4)最后,依据统计的概率来判断是否为目标,如果在整个轨迹编目中,被连续判为目标的数目大于整个轨迹编目的数目的一半,即被判为目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00856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