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升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效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29735.3 | 申请日: | 201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6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江杰;张剑锋;刘礼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6;G01V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提升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效果的方法,应用于地震勘探中反射地震资料处理,改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应用效果。通过建立深度-角度域剩余动校正关系和层速度反演方法,直接基于角道集的剩余动校量更新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的偏移速度模型,以此提升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的成像效果。利用深度-角度域剩余动校正关系,该方法实现了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的偏移道集的剩余动校正和噪音及拉伸切除,改善了偏移叠加剖面的信噪比和分辨率;改进了应用于叠前反演的角道集的质量,能更好地实现直接识别地下构造的含油、气或水;能应用于反射地震资料的二维和三维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对油气、矿产资源勘探有重要应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提升 波动 方程 深度 偏移 成像 效果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提升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A)用拖缆或测线记录由人工震源激发的经地下地层反射的地震信号,记录到磁带上;B)从磁带上读取地震信号,对叠前地震资料应用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形成共反射角成像道集;C)依据共反射角成像道集中同相轴的弯曲程度,更新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的偏移速度模型;D)利用更新后的偏移速度模型,再次对叠前地震资料应用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形成共反射角成像道集;E)对共反射角成像道集应用深度‑角度域剩余动校正,切除出现明显拉伸和噪音部分;F)对剩余动校正和切除后的共反射角成像道集应用常规噪音压制技术,形成用于叠前反演的角道集,用于直接识别地下构造中的含油气和水情况;G)将全部角道集中不同反射角的结果叠加,形成偏移叠加剖面;H)通过显示软件将偏移叠加剖面数值转换为地下反射构造的剖面图像,剖面图像将更清楚地指示地下构造的形态、断裂部位、地层沉积样式和地层的波阻抗特征,用于确定和寻找地下生、储油构造,为油田的实际生产提供储量估计与确定井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02973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