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抗菌抗凝血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31318.2 | 申请日: | 201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7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李艺;杨永刚;王作山;尹红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18/83 | 分类号: | C08G18/83;C08G18/75;C08G18/73;C08G18/66;C08G18/48;C08B37/10;C08K3/22;C08K3/36;A61L33/10;A61L31/14;A61L31/10;A61L31/06;A61L27/5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具抗菌和抗凝血功能的复合聚醚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氧化钛、氧化硅等无机纳米粒子与脂肪族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扩链剂、催化剂共混,采用一锅法一步合成具有抗菌性能的复合聚醚聚氨酯弹性体;弹性体表面用脂肪族异氰酸酯活化后接枝肝素,制备出具有抗凝血性能的复合聚醚聚氨酯材料,同时材料保持了较好的机械力学性能。本发明制备出的抗菌抗凝血聚氨酯材料可广泛用于制造医用体内植入材料。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抗菌 抗凝 聚氨酯 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抗菌抗凝血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无水无氧、惰性气体保护下,混合聚醚多元醇、二异氰酸酯、扩链剂、催化剂、无机纳米颗粒,搅拌20~40分钟得到胶液,将胶液转移到模具中,然后在110℃~160℃下真空熟化2~5小时,自然降温冷却后脱模得到复合聚醚聚氨酯弹性体;其中,各组分的含量为:聚醚多元醇 40~80%;二异氰酸酯 20~45%;扩链剂 4~15 %;催化剂 0.01~1 %;无机纳米颗粒 0.1~10 %;上述百分数为重量百分数,各组分混合后的混合物的重量为100%;其中,所述聚醚多元醇选自:聚氧化丙烯多元醇,聚四氢呋喃多元醇;所述二异氰酸酯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或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所述无机纳米颗粒选自:粒径10~100nm的氧化钛、粒径10~100nm氧化锌或粒径50~200nm氧化硅;所述扩链剂为1,4‑丁二醇;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或辛酸亚锡;2)在0~100℃温度下将上述复合聚醚聚氨酯弹性体置于二异氰酸酯的环己烷溶液中,加入催化剂,搅拌反应1~5 h,反应结束后,用无水乙醚冲洗,真空干燥后得到复合聚醚聚氨酯‑异氰酸酯;其中,所述二异氰酸酯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或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或辛酸亚锡;3)将肝素钠溶于甲酰胺中得到肝素钠的甲酰胺溶液,用稀盐酸将其pH值调为1~5,加入复合聚醚聚氨酯‑异氰酸酯,0~100℃ 反应3~12h,用去离子水洗涤后,室温下真空干燥,得到表面肝素接枝量为20~100 mg/m2 肝素化复合聚醚聚氨酯弹性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03131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人物关系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香菇栽培温室大棚的建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