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断面岩石隧道双层初期支护系统设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32680.1 | 申请日: | 2011-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0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夏才初;唐颖;朱合华;彭裕闻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E21D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王玮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断面岩石隧道双层初期支护系统设计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计算隧道拱顶沉降量,确定第一层、第二层初期支护厚度;(2)施作第一层初期支护;(3)对施作第一层初期支护的隧道进行监测,将变形结果绘制成变形-时间曲线;(4)在变形-时间曲线中,曲线的斜率即为变形速率,当变形速率在逐渐增大,或者第一层初期支护变形总量超过预计值,或者第一层初期支护产生裂缝,此时确定并施作第二层初期支护;否则,进行下一步骤;(5)当变形速率在逐渐减小,重新确定并减小第二层初期支护厚度;只有当变形速率趋于0时,取消施作第二层初期支护。本发明能达到充分发挥围岩自承能力,提高初期支护安全性,减少初期支护成本的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断面 岩石 隧道 双层 初期 支护 系统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大断面岩石隧道双层初期支护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是按以下步骤进行:(1)计算隧道拱顶沉降量,确定第一层、第二层初期支护厚度;(2)施作第一层初期支护;(3)对施作第一层初期支护的隧道进行监测,将变形结果绘制成变形‑时间曲线;(4)在变形‑时间曲线中,曲线斜率即为变形速率,当变形速率在逐渐增大,或者第一层初期支护变形总量超过预计值,或者第一层初期支护产生裂缝,此时确定并施作第二层初期支护;否则,进行下一步骤;(5)当变形速率在逐渐减小,重新确定并减小第二层初期支护厚度;只有当变形速率趋于0时,取消施作第二层初期支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032680.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