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驱动状态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50998.2 | 申请日: | 201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6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和贵;青山义幸;宫崎刚枝;大野明浩;繁田良平;加藤智章;永山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信AI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
主分类号: | B60K17/16 | 分类号: | B60K17/16;B60K17/02;F16H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谢雪闽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的车辆驱动状态控制装置适用于安装有具备多板离合器机构的传动装置和介设于车轴处的切换机构的、可进行2驱/4驱切换的车辆。当车辆以2轮驱动状态行驶时,在2驱→4驱切换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图3的t3),多板离合器可立刻从“断开状态”向“接合状态”切换(t3~t4)。另一方面,在得到未发生左右后轮的加速打滑(前后轮的转动速度差)的状态、且切换机构两侧的第1轴、第2轴的转动速度Nfr1、Nfr2大略一致的状态的时间点,开始切换机构M的连接动作(时刻t5)。进而,2驱→4驱切换条件成立后,在左右后轮发生加速打滑时(时刻t3以后),进行减小E/G输出的控制。由此,以2轮驱动状态行驶时,在没有同步转动装置的情况下就能顺利完成切换机构的连接动作。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驱动 状态 控制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车辆驱动状态控制装置,其适用于下述车辆:所述车辆具有:传动装置(T/F)、第1差动齿轮(D/Fr)、第2差动齿轮(D/Ff)和第2切换机构(M),所述传动装置(T/F)具有:与和车辆的动力源(E/G)连接的变速器(A/T)的输出轴相连接的输入轴(A1)、与作为前述车辆的前轮侧传动轴以及后轮侧传动轴的其中一方的第1传动轴(Arp)相连接的第1输出轴(A2)、与作为前述前轮侧传动轴以及前述后轮侧传动轴的其中另一方的第2传动轴(Afp)相连接的第2输出轴(A3)、在第1状态和第2状态之间切换的第1切换机构(C/T),所述第1状态是只在前述输入轴和前述第1输出轴之间形成动力传递系统的状态,所述第2状态是在前述输入轴与前述第1输出轴以及第2输出轴之间形成动力传递系统的状态;所述第1差动齿轮(D/Fr)连接于前述第1传动轴,且其通过作为左右前轮以及左右后轮的其中一方的第1左右轮的各个车轴(Arr、Arl),以容许前述第1左右轮的转动速度差的方式,将前述第1传动轴的扭矩分配至前述第1左右轮;所述第2差动齿轮(D/Ff)连接于前述第2传动轴,且其通过作为左右前轮以及左右后轮的其中另一方的第2左右轮的各个车轴(Afr、Afl),以容许前述第2左右轮的转动速度差的方式,将前述第2传动轴的扭矩分配至前述第2左右轮;所述第2切换机构(M)被介设于作为前述第2左右轮的一方的特定车轮的车轴(Afr)处,且在连接状态和非连接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所述连接状态是在前述特定车轮和前述第2差动齿轮之间形成动力传递系统的状态,所述非连接状态是在前述特定车轮和前述第2差动齿轮之间不形成动力传递系统的状态;其中,该车辆在前述第1切换机构处于前述第1状态且前述第2切换机构处于前述非连接状态时成为2轮驱动状态,而在前述第1切换机构处于前述第2状态且前述第2切换机构处于前述连接状态时成为4轮驱动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驱动状态控制装置具有:取得第1轴(Afr1)的转动速度的第1转动速度取得设备(Vfr、ECU),该第1轴(Afr1)是前述特定车轮的车轴(Afr)之中的位于前述第2切换机构和前述特定车轮之间的部分;取得第2轴(Afr2)的转动速度的第2转动速度取得设备(Vfl、Vfp、ECU),该第2轴(Afr2)是前述特定车轮的车轴(Afr)之中的位于前述第2切换机构和前述第2差动齿轮之间的部分;和控制前述第1切换机构以及前述第2切换机构的控制设备(ECU),前述控制设备以下述方式构成:在前述车辆处于行驶中且处于前述2轮驱动状态时,在从前述2轮驱动状态向前述4轮驱动状态的切换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在将前述第1切换机构从前述第1状态向前述第2状态切换的同时,基于前述所取得的第1轴、第2轴的转动速度的差低于指定值的判定,开始将前述第2切换机构从前述非连接状态向前述连接状态切换的连接动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信AI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捷太格特,未经爱信AI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捷太格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05099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即热式太阳能供暖供热系统
- 下一篇:OFDM信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