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音簧铜材料的加工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053370.8 申请日: 2011-02-28
公开(公告)号: CN102168205A 公开(公告)日: 2011-08-31
发明(设计)人: 朱炳兴;刘利民;刘益明;孙尚江;羊佩红 申请(专利权)人: 朱炳兴
主分类号: C22C9/04 分类号: C22C9/04;C22C1/02;B21B1/3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4500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新型音簧铜材料的加工方法,原材料选择为:高纯度阴极铜,铜含量不小于99.9935%,铅含量不大于0.0065%,用量为59%;锡锭,锡含量不小于99.995%,铅含量不大于0.0035%,用量为0.4%;锌锭,锌含量不小于99.995%,无铅,余量为锌;其操作方式为:铜→熔化,+锌+锡→搅拌→浇铸;铣面;热轧至3.2mm;冷轧至0.32mm;检验入库。本发明生产的材料经德国SGS住中国上海检测机构检测,含铅量实测为0.0034%,达到了所规定的标准数值,产品音质美妙,环保无毒。
搜索关键词: 新型 音簧铜 材料 加工 方法
【主权项】:
新型音簧铜材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材料选择为:高纯度阴极铜,分子式Cu‑CATH‑1,铜含量不小于99.99%,铅含量不大于0.0065%,百分比重量为60%;锡锭,锡含量不小于99.99%,铅含量不大于0.0035%,百分比重量为0.8%;锌锭,锌含量不小于99.995%,无铅,余量为锌;锰百分比重量为0.6%;以上材料在300kg低频有芯感应电炉里熔炼,其加料顺序及操作方式为:铜→熔化,温度控制在1070℃‑1090℃+锌+锡+锰→搅拌→捞碴→在位于炉膛内上部3/4处取样化验→升温喷火,温度控制在1090℃‑1100℃→搅拌→浇铸;出炉温度在1100℃‑1180℃之间;熔炉过程中要勤搅拌,勤处碴;浇铸:(1)浇铸前清理浇包内杂质,对生铁模涂适量润滑涂料,漏斗底部在铁模中心设置2只Φ8mm通孔,用于控制铜水流速,避免气泡产生;(2)浇铸时铜水应平稳连续注入模腔,漏斗内铜水高度为漏斗高度的2/3,不得外溢;(3)浇铸后对铜铸件要立即补缩孔、补平补实;铣面:在双面铣削机上进行,刀头采用YG8或K20刀具材料,铣削量为2.5‑3.0mm,铣面后发现有深度不超过3.0mm的砂眼、夹碴应用平面钻头在钻床上钻净,光坯在反射炉中加热,温度控制在880℃‑920℃,保温15分钟进行热轧,热轧分为五个道次,轧至板厚3.2mm,然后进入冷轧;冷轧:(1)冷轧打圈,从3.2mm轧至2.2mm;(2)一次中间退火,在反射炉内进行,加热时间45分钟,加热温度740℃‑760℃,保温15分钟;(3)一次中轧,从2.2mm轧至1.40mm;(4)二次退火,在反射炉内进行,加热时间45分钟,加热温度740℃‑760℃,保温15分钟;(5)切边;(6)一次酸洗刷光,在酸洗刷光机上进行,去除表面氧化层和杂质;(7)二次中轧,从1.40mm轧至1.05‑1.06mm;(8)退火在箱式电阻炉内进行,投料前将炉温升至540℃,再将材料平稳放入炉内回火处,加温至580℃,保温1.5小时后出炉;(9)二次酸洗刷光;(10)精轧,从1.05mm轧至0.32mm;(11)低温退火,在HN101‑46KW数显电热鼓风干燥箱内进行;方法为:投料前先将炉温升至150℃后装料,再将炉温升至200℃,保温75分钟后出炉;(12)检验入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炳兴,未经朱炳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05337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