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药用植物剩余物培育功能型银杏香菇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56217.0 | 申请日: | 201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3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豪;董儒贞;梁臣;唐卫平;文瑞均;张云岭;李福海;李钦;杨安山;潘俊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C05F1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地址: | 450003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药用植物剩余物培育功能型银杏香菇及其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经过采集、粉碎的培养基原料,按银杏叶10%~60%,银杏枝桠材10%~60%,五味子3%~15%,黄芪3%~15%,金银花秸秆5%~15%,阔叶材木屑10%~40%,蔗糖0.5%~1.5%配置培养基;在出菇前5~30天,将银杏叶、金银花秸秆、五味子、黄芪粉碎后的颗粒加清水浸泡60分钟后,立即加热到100℃,煮沸30~60分钟,至自然冷却,过滤得浸提液,浸提液浓度为每1000ml含生药80~300g。本发明培育的银杏香菇中含有银杏黄酮类等银杏叶中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活性成分,为功能型食用菌的研发提供了十分有效的途径。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药用植物 剩余物 培育 功能型 银杏 香菇 及其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药用植物剩余物培育功能型银杏香菇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采集培养基原料:在每年2月1日~12月20日收集修剪下来的银杏枝桠材,在4月20日~10月30日采摘银杏叶,5月30日~6月30日采集金银花秸秆,8~10月份采收五味子,8~10月份采挖黄芪;第二步、粉碎培养基原料:将采集的银杏叶、银杏枝桠材、金银花秸秆、五味子、黄芪晒干至含水率6.0%~16.5%,分别粉碎成0.1mm~1.5mm的颗粒; 第三步、配制培养基:将经过粉碎的培养基原料,按照银杏叶10%~60%,银杏枝桠材10%~60%,五味子3%~15%,黄芪3%~15%,金银花秸秆5%~15%,阔叶材木屑10%~40%,蔗糖0.5%~1.5%的比例配置培养基,将上述培养基原料按照重量百分比1:1.0~1:1.5加入清水,然后将培养基原料混均,按照常规方法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培养,管理,出菇,采收; 第四步、制备浸提液:在出菇前5~30天,将银杏叶、金银花秸秆、五味子、黄芪粉碎后的颗粒以7: 1: 1: 1的比例混均,混合物与清水按照重量比1:3~1:12混合搅拌,立即加热至100℃,继续煮沸30~90分钟后,自然冷却,过滤得浸提液;或将银杏叶、金银花秸秆、五味子、黄芪粉碎后的颗粒以7: 1: 1: 1的比例混均,混合物与30℃~60℃的清水按照重量比1:3~1:12比例浸泡60分钟后,立即加热到100℃,煮沸30~60分钟,至自然冷却,过滤得浸提液,浸提液浓度为每1000ml含生药80~300g;第五步、将过滤并冷却后的浸提液在12小时内注入菌袋中,每袋每次注入浸提液的量为0.15~1.5kg,或在菌种栽培过程中需要补水时,再注入浸提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未经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05621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