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双锁定门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80140.0 | 申请日: | 201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9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秋月龙次郎;西尾贵士;渡边颂子;园靖彦;小岛一记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5B63/14 | 分类号: | E05B63/14;E05B65/32;E05B15/00;B60R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田军锋;杨献智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用于车辆的双锁定门锁装置(100),包括闩锁机构(10)、内部打开杆(21)、外部打开杆(22)、打开连杆(23)、在解锁状态与锁定状态之间转换打开连杆(23)的锁定机构、以及在双锁定状态与双锁定解除状态之间转换车门的双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在解锁状态与锁定状态之间移位打开连杆(23)的主动杆(25),并且,双锁定机构包括双锁定杆(27),该双锁定杆通过双锁定部件的设定操作从非设定位置移位到设定位置,以阻止打开连杆(23)从锁定状态移位到解锁状态,双锁定杆(27)通过双锁定部件的非设定操作从设定位置移位到非设定位置,以使打开连杆(23)从锁定状态移位到解锁状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锁定 门锁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车辆的双锁定门锁装置(100),包括:闩锁机构(10),所述闩锁机构(10)与壳体(90)一起附装到车门上,所述闩锁机构(10)包括提升杆(12),并将所述车门相对于车身保持在关闭状态;内部打开杆(21),所述内部打开杆(21)以可旋转的方式附装到所述壳体(90)上,并根据布置在所述车门的内侧的内部门把手的开门操作从初始位置旋转到旋转位置;外部打开杆(22),所述外部打开杆(22)以可旋转的方式附装到所述壳体(90)上,并根据布置在所述车门的外侧的外部门把手的开门操作从初始位置旋转到旋转位置;打开连杆(23),所述打开连杆(23)附装到所述外部打开杆(22)的连接部(22c)上,以便倾斜预定角度,所述连接部(22c)根据所述外部打开杆的旋转而移位,所述打开连杆(23)包括能够与所述提升杆(12)的接合部(12b)接合的推压部(23a),当所述内部打开杆(21)从所述初始位置旋转到所述旋转位置时或当所述外部打开杆(22)从所述初始位置旋转到所述旋转位置时,所述打开连杆(23)向所述提升杆(12)运动;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将所述打开连杆(23)在所述打开连杆(23)能够与所述提升杆(12)联接的解锁状态和所述打开连杆(23)与所述提升杆(12)不能联接的锁定状态之间转换;以及双锁定机构,所述双锁定机构将所述车门的状态在所述锁定机构实现的所述锁定状态不能解除的双锁定状态与所述双锁定状态被解除的双锁定解除状态之间转换,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以可旋转的方式附装到所述壳体(90)上的主动杆(25),所述主动杆(25)通过锁定/解锁部件的锁定操作从解锁位置移位到锁定位置,并将所述打开连杆(23)从所述解锁状态移位到所述锁定状态,所述主动杆(25)通过所述锁定/解锁部件的解锁操作从所述锁定位置移位到所述解锁位置,并将所述打开连杆(23)从所述锁定状态移位到所述解锁状态,并且所述双锁定机构包括以可移动方式附装到所述壳体(90)上的双锁定杆(27),所述双锁定杆(27)通过双锁定部件的设定操作从非设定位置移位到设定位置,并向所述打开连杆(23)运动以便与其接合以阻止所述打开连杆(23)从所述锁定状态移位到所述解锁状态,所述双锁定杆(27)通过所述双锁定部件的非设定操作从所述设定位置移位到所述非设定位置,并与所述打开连杆(23)分离以允许所述打开连杆(23)从所述锁定状态移位到所述解锁状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信精机株式会社,未经爱信精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08014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子交换纤维提取纯化皂苷的方法
- 下一篇:片材传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