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壳结构的聚丙烯酸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85909.8 | 申请日: | 201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9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任显诚;吴桂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20/18 | 分类号: | C08F220/18;C08F220/14;C08F220/30;C08F2/26;C08F2/30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唐丽蓉 |
地址: | 61020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的核壳结构的聚丙烯酸酯弹性体是将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和反应型紫外线吸收剂按一定配比通过半连续加料方式的种子乳液聚合方法获得,其外观色泽为白色、浅黄色或者黄色,重均分子量为2~10xe5g/mol,弹性体破乳前所形成的聚合物乳胶粒子呈微球状,且经磷钨酸染色后可观察到乳胶粒子微球呈三层结构,由里至外依次为核层、过渡层和壳层。用该核壳结构聚丙烯酸酯类弹性体与高分子材料熔融共混,既可增强高分子材料的紫外光稳定性,又可对高分子材料进行有效地增韧。且乳液聚合法环保无污染,技术成熟,容易实现工业化。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聚丙烯酸酯 弹性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核壳结构的聚丙烯酸酯弹性体,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体是按以下配方通过半连续加料方式的种子乳液聚合方法获得,其外观色泽为白色、浅黄色或者黄色,重均分子量为2~10xe5g/mol,弹性体破乳前所形成的聚合物乳胶粒子呈微球状,粒径为50‑100nm,且经磷钨酸染色后可观察到乳胶粒子微球呈三层结构,由里至外依次为核层、过渡层和壳层,其中形成该弹性体核层的配方组分按质量份计为:丙烯酸酯 40‑70份甲基丙烯酸酯 0‑10份2‑羟基‑4‑(‑3‑甲基丙烯酸酯基‑2‑羟基丙氧基)二苯甲酮 0‑10份;形成该弹性体壳层的配方组分按质量份计为:甲基丙烯酸酯 10‑40份丙烯酸酯 0‑10份2‑羟基‑4‑(‑3‑甲基丙烯酸酯基‑2‑羟基丙氧基)二苯甲酮 10‑20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08590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