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级电离产生低能量高密度等离子体的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87556.5 | 申请日: | 201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9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顾璠;张基栋;李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H1/30 | 分类号: | H05H1/3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1118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级电离产生低能量高密度等离子体装置及方法。装置分三级:第一级由针尖电极与金属棒电极组成,第二级由筒状金属电极与金属棒电极组成,第三级由金属网电极与金属棒电极组成。多级电离产生低能量高密度等离子体方法:通入5~50m3/h气体,气体在第一级50~100W电源功率作用下初步电离,初步电离出的等离子体经第二级50~150W电源功率的电离产生较大密度且较均匀的等离子体,第一、二级电离出的等离子体经第三级50~150W电源功率的电离与此级对气流的扰动,最终,在低功率输入作用下喷出电子能量不超过1ev、电子密度量级高达1022/m3、截面直径为15~20mm的均匀非平衡态等离子体射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级 电离 产生 能量 高密度 等离子体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多级电离产生低能量高密度等离子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有三级电离工作区域:第一级由针尖电极(6)与金属棒电极(7)通过第一高压高频电源(2)形成放电回路;第二级由筒状金属电极(8)与金属棒电极(7)通过第二高压高频电源(4)形成放电回路,第三级由金属丝网电极(9)与金属棒电极(7)通过第三高压高频电源(5)形成放电回路;每级电极均固定在绝缘管道(10)形成的管道上,金属棒电极(7)设在绝缘管道(10)中,并且与绝缘管道(10)同轴线设置,在金属棒电极(7)与绝缘管道(10)之间形成可以流动气体的环形空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08755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