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北方苏打型盐碱化苇塘200g大规格河蟹生态养殖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089029.8 申请日: 2011-04-11
公开(公告)号: CN102150631A 公开(公告)日: 2011-08-17
发明(设计)人: 杨富亿;李秀军;刘兴土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生态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K61/00 分类号: A01K61/00;A01K63/04
代理公司: 长春科宇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001 代理人: 马守忠
地址: 130012 吉林***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提供一种北方苏打型盐碱化苇塘200g大规格河蟹生态养殖的方法,包括配套工程、蟹种的驯化、蟹种合理放养密度的估算方法、水草栽培、管理和捕捞。采用本发明的方法驯化蟹种的平均存活率为82.74%,蟹种的平均放养密度为1650只/hm2,平均放养重量8.58kg/hm2,平均放养规格5.2g/只,平均捕捞密度453只/hm2,平均捕捞重量95.09kg/hm2,平均捕捞规格209.9g/只,平均回捕率27.47%,平均经济效益为2840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2.946。为开发利用内陆苏打型盐碱化苇塘及水质相近的湿地发展大规格河蟹生态养殖的重要技术,实现大规格商品蟹的规模化生产。
搜索关键词: 北方 苏打 盐碱化 苇塘 200 规格 河蟹 生态 养殖 方法
【主权项】:
北方苏打型盐碱化苇塘200g大规格河蟹生态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和条件如下:I、自然条件及其配套工程:a.实施苏打型盐碱化苇塘200g大规格河蟹生态养殖的苇塘面积为10~20hm2,常年积水深度在30~50cm,灌、排水方便;b.在养殖区苇塘的四周边界地带开挖封闭式环沟,其宽度8~10m,深度1.0~1.5m,出土用于加高、加固堤坝,并使之高出历史最高水位;c.苇塘内部开挖“十”字形明水沟,并与环沟相通,其宽度1.5~2.0m,深度1.0~1.2m,明水沟间的交点处扩建为越冬池,可蓄水深度3.0~3.5m,面积应为苇塘总面积的5%~10%;d.在养殖区苇塘靠近道路一侧的低洼地带,开挖蟹种驯化池1口,面积在1~2hm2,可蓄水深度1.2~1.5m;e.以3~4个苇塘配备1眼井的比例,分别在养殖区苇塘的四周适当位置打配套机井,其中蟹种驯化池的附近至少设置1眼井,每口井的出水量应在100m3/h以上;f.采用专用的河蟹防逃膜,在养殖区苇塘四周的堤坝上建立全封闭式围栏,保持地面高度在40~50cm,防止河蟹逃逸;g.改造后的养殖区苇塘明水面,包括环沟、明水沟与越冬池的面积之和,应达到苇塘总面积的15~20%;II、蟹种的驯化方法:(1)水质测试分析对近海地区河蟹原生地的蟹种培育池水、养殖区北方苏打型盐碱化苇塘的盐碱水和养殖区的配套机井水分别进行测试分析,测定项目包括:K+、Na+、Ca2+、Mg2+的质量浓度g/m3和碱度mol/m3;(2)确定蟹种的驯化指标和驯化梯度a.将养殖区北方苏打型盐碱化苇塘的盐碱水的碱度作为蟹种的驯化指标;b.根据步骤(1)的水质测试分析结果,以近海地区河蟹原生地的蟹种培育池水的碱度作为蟹种驯化的基础碱度;c.将养殖区北方苏打型盐碱化苇塘的盐碱水的碱度以2mol/m3为公差划分为n个梯度,即为蟹种的n个驯化梯度,在基础碱度之上,设计的每个驯化梯度的碱度均等于基础碱度加2mol/m3,即:ag1=ab,ag2=ab+2,ag3=ab+4,…,agn=ab+2(n‑1)式中,ag1、ag2、ag3、…,agn分别为蟹种的第1、第2、第3、…、第n个驯化梯度的碱度mol/m3;ab为蟹种驯化的基础碱度mol/m3;其中,设计的蟹种最后1个驯化梯度的碱度agn近似等于养殖区北方苏打型盐碱化苇塘的盐碱水的碱度mol/m3;(3)蟹种驯化池基础水的配制a.以近海地区河蟹原生地的蟹种培育池水的K+、Na+、Ca2+、Mg2+的质量浓度和碱度为基础的蟹种驯化池基础水的离子质量浓度配制标准;b.配制方法:在蟹种驯化池中加入机井水,数量为可蓄水量的1/5~1/3,曝气48h后,根据水质测试分析结果,选择添加已溶解的工业NaCl、KCl、MgSO4、CaCl2、NaHCO3和农用H2SO4;当机井水的碱度大于近海地区河蟹原生地的蟹种培育池水的碱度2mol/m3时,添加农用H2SO4,反之则添加工业NaHCO3;当机井水的K+、Na+、Ca2+、Mg2+质量浓度小于近海地区河蟹原生地的蟹种培育池水时,选择添加工业NaCl、KCl、MgSO4和CaCl2,反之则不添加;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各种化合物的纯净物的添加量:WH2SO4=0.049Vw(aw‑an)WNaHCO3=0.084Vw(an‑aw)Wi=WmiVw(Cni‑Cwi)/Wai式中,WH2SO4、WNaHCO3分别为农用H2SO4和工业NaHCO3的纯净物的添加量kg;Wi为工业KCl、NaCl、CaCl2和MgSO4中第i种化合物的纯净物的添加量g;aw、an分别为养殖区机井水的碱度mol/m3和近海地区河蟹原生地的蟹种培育池水的碱度mol/m3;Wmi、Wai分别为KCl、NaCl、CaCl2和MgSO4中第i种化合物的分子量与阳离子的原子量;Vw为加入蟹种驯化池中的机井水的体积数量m3;Cni、Cwi分别为近海地区河蟹原生地的蟹种培育池水和养殖区机井水的K+、Na+、Ca2+、Mg2+质量浓度中第i种离子的质量浓度g/m3;然后再根据纯度,分别计算出所添加的工业NaCl、KCl、MgSO4、CaCl2、NaHCO3和农用H2SO4的数量;所述的KCl、NaCl、CaCl2和MgSO4为i等于1、2、3和4对应的化合物,K+、Na+、Ca2+、Mg2+为质量浓度中i等于1、2、3和4对应的离子;(4)驯化蟹种的投放将待驯化的蟹种投入到蟹种驯化池水中,其中,近海地区河蟹原生地的蟹种培育池水的碱度作为蟹种驯化的基础碱度ab,每次驯化的蟹种数量在1000~1500kg/hm2;(5)蟹种的驯化速度待驯化的蟹种投入到蟹种驯化池水中以后,以蟹种的第1个驯化梯度的碱度ag1=ab为基础,每隔12h向蟹种驯化池水中添加1次养殖区北方苏打型盐碱化苇塘的盐碱水,每次提高的碱度值为2mol/m3;当蟹种驯化池水的碱度达到最后1个驯化梯度的碱度值即agn=ab+2(n‑1)时,停止添加盐碱水,蟹种在该蟹种驯化池水环境中继续适应24h后,即可用蟹笼等网具捕出,直接放入苏打型盐碱化苇塘水体中,进入下一步的养殖管理阶段;每次添加的养殖区北方苏打型盐碱化苇塘的盐碱水的体积数量可近似地按下式计算:Vi=2Vi‑1/(af‑agi)式中,Vi为从第i‑1个驯化梯度到第i个驯化梯度时所添加的养殖区北方苏打型盐碱化苇塘的盐碱水的体积数量m3,i=2,3,…,n;Vi‑1为第i‑1个驯化梯度结束时蟹种驯化池水的体积数量m3;agi为蟹种的第i个驯化梯度的碱度mol/m3;af为养殖区北方苏打型盐碱化苇塘的盐碱水的碱度mol/m3;III、蟹种合理放养密度的估算方法:(1)测定河蟹的天然饵料系数养殖区北方苏打型盐碱化苇塘河蟹的天然食物组成,包括天然植物性饵料和天然动物性饵料两大部分:天然植物性饵料有菹草、苦草、金鱼藻和聚草;天然动物性饵料有贝类、螺类和水蚯蚓;人工采集这些饵料进行饵料系数的测定:在放养河蟹的苏打型盐碱化苇塘中,选择一处水草相对较少的明水区,放置体积为1m3的小型网箱15只,每只网箱投放体质健壮,规格为5~6g的河蟹种苗30只,放养前称其总重量,每只箱中同时投放若干片废旧的瓦片,以利河蟹种苗隐蔽栖息,河蟹种苗投放后每天正常投喂配制好的混合饵料,混合饵料中的菹草、苦草、金鱼藻和聚草各占混合饵料重量的20%0,贝类和螺类各占混合饵料重量的10%,投喂的数量以每天不剩或剩余少量为标准,投喂的时间在日落后1~2小时,将15只网箱划分成5组,每组3只,试验时间在每年的6~8月,期限以90天计算,统计每只网箱中河蟹的总重量与饵料消耗情况,根据下式计算河蟹的天然饵料系数:河蟹的天然饵料系数(FQ)=每只网箱平均消耗的饵料重量kg/每只网箱河蟹群体平均增重量kg;(2)苏打型盐碱化苇塘天然饵料的河蟹生产潜力估算1)天然动物性饵料的河蟹生产潜力估算:所述的天然动物性饵料的河蟹生产潜力,是由天然动物性饵料所提供的河蟹的最大生产量,记作Paf,则有:Paf=10Baf·(P/B)af·REaf·Raf/FQaf式中,Paf为天然动物性饵料的河蟹生产潜力,量纲为kg/hm2;Baf为养殖区北方苏打型盐碱化苇塘环境中天然动物性饵料的生物量,量纲为g/m2;(P/B)af为天然动物性饵料生物的年生产量与生物量的比值;REaf为天然动物性饵料生物的允许最大利用率;Raf为天然动物性饵料在河蟹饵料组成中所占的百分比;FQaf为料系数;在松嫩平原地区,上式中(P/B)af值可以取2.5,REaf值取30%,则上式可简化为:Paf=7.5Baf·Raf/FQaf;2)天然植物性饵料的河蟹生产潜力估算:所述的天然植物性饵料的河蟹生产潜力,是由天然植物性饵料所提供的河蟹的最大生产量,记作Pvb,则有:Pvb=10Bvb·(P/B)vb·REvb·Rvb/FQvb式中,Pvb为天然植物性饵料的河蟹生产潜力,量纲为kg/hm2;Bvb为养殖区北方苏打型盐碱化苇塘环境中天然植物性饵料的生物量,量纲为g/m2;(p/B)vb为天然植物性饵料生物的年生产量与生物量的比值;REvb为天然植物性饵料生物的允许最大利用率;Rvb为天然植物性饵料在河蟹饵料组成中所占的百分比;FQvb为料系数;在松嫩平原地区,上式中(P/B)vb值可以取1.25,REvb值取25%,则上式可简化为:Pvb=3.125Bvb·Rvb/FQvb;(3)苏打型盐碱化苇塘的河蟹生产潜力估算天然动物性饵料和天然植物性饵料的河蟹生产力的总和,作为养殖区北方苏打型盐碱化苇塘的河蟹生产潜力P(kg/hm2),则有:P=Paf+Pvb;(4)苏打型盐碱化苇塘蟹种的合理放养密度的估算根据养殖区北方苏打型盐碱化苇塘的河蟹生产潜力P(kg/hm2)、蟹种的计划放养规格W1(g/只)、成蟹的计划捕捞规格W2(g/只)和蟹种的回捕率k(%),可以估算养殖区北方苏打型盐碱化苇塘蟹种的合理放养密度d只/hm2为:d=1000P/k·(W2‑W1);松嫩平原地区的k值一般在20%左右,则上式可以简化为:d=5000P/(W2‑W1);IV、水草栽培方法:人工栽培水草主要是在环沟、明水沟和越冬池等明水面栽培沉水植物,其中越冬池的沉水植物栽种面积约为水面的1/2,密度为2~3kg/m2湿重;水草的栽培方法为:采用栽插法栽培轮叶黑藻、金鱼藻等沉水植物;以带泥抛入法栽培菱、睡莲等浮叶植物和苦草等部分沉水植物;用播种法栽培菹草和苦草;V、管理方法:(1)补充动物性饵料养殖期间,每月向养殖区的苇塘水体投放活体螺类300~600kg/hm2;每天投放死亡不久的新鲜小杂鱼15~30kg/hm2;(2)水质调节养殖期间,每隔15~20天向养殖区苇塘的明水沟水体投放1次生石灰,每次用量为10~15g/(m3水体);补充水环境中Ca2+浓度,使水环境中的Ca2+浓度保持在15~20g/m3水体以上,有利于河蟹正常蜕壳生长;7、8月高温季节,每天向养殖区苇塘水体注入机井水,注水量以苇塘水深增加1~2cm为宜,以保持养殖区苇塘水体的温度在20~24℃;(3)越冬期管理结冰前向越冬池注水,确保越冬池水深在3.0m以上;越冬期间及时清除冰面积雪,增加冰下光照度,并检查冰下水位,确保不冻水层的深度在1.5m以上;苇塘收割芦苇时,禁止机械和人力进入越冬池附近,确保河蟹越冬环境的安静;VI、捕捞与暂养方法:蟹种放养的下一年9月上旬开始,采用蟹簖、蟹笼和定置刺网的联合作业法,捕捞成蟹,捕捞出水后的河蟹可出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08902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