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塔桅式机械设备底架梁与砼基础的垂直连接定位构造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89078.1 | 申请日: | 2011-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0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赵正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正义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塔桅式机械设备底架梁与砼基础的垂直连接定位构造包括垂直连接件及其上部与塔桅式机械设备的塔机底架水平梁的垂直连接定位构造和其下部与砼构件组合独立基础梁板结构的砼基础梁的垂直连接定位构造,使地脚螺栓位置具有沿底架梁横向、纵向不受砼制约,地脚螺栓的直径、长度可以按具体要求变化,从而在不削弱砼基础强度和整体性的同时消除了地脚螺栓下端部的锈蚀隐患的条件下实现标准化、系列化的砼基础结构与不同厂家的底架梁构造不同的塔桅式机械设备之间的垂直连接定位构造的广泛适用性。 | ||
搜索关键词: | 塔桅式 机械设备 底架 基础 垂直 连接 定位 构造 | ||
【主权项】:
塔桅式机械设备底架梁与砼基础的垂直连接定位构造,包括塔桅式机械设备的底架梁、底架梁之下的支承构造、底架梁之上的连接定位构造和支承构造与定位连接构造之间的联系构造,其特征在于:在设定的底架梁(7)与砼基础梁(1)垂直连接点的砼基础梁(1)的两纵向侧立面上沿砼基础梁(1)纵轴线对称设有正立面为多边形或圆形的垂直锚板(2),垂直锚板(2)的上端面与砼基础梁(1)的上平面相平或低于砼基础梁(1)上平面;垂直锚板(2)的垂直外立面与砼基础梁(1)纵向垂直外立面相平,垂直锚板(2)的垂直内立面与锚筋(3)连接;在分别与垂直连接螺栓(5)下端配合连接的垂直连接件1号(15)、垂直连接件2号(17)、垂直连接件3号(21)、垂直连接件4号(23)、垂直连接件5号(25)、垂直连接件6号(27)和垂直连接件7号(29)上端的垂直连接螺栓下端定位板(46)两侧水平连接的定位螺栓座(11)上设有供定位螺栓2号(41)水平穿过的定位螺栓孔2号(40),定位螺栓孔2号(40)的纵轴心水平并与底架梁(7)的平面纵轴线垂直,以定位螺母1号(42)和定位螺母2号(43)的内螺纹与定位螺栓2号(41)的外螺纹配合定位定位螺栓2号(41)定位,以定位螺母3号(44)的内螺纹与定位螺栓2号(41)内端头外螺纹配合定位底架梁(7)的横向位置,或不设定位螺栓座(11)、定位螺栓2号(41)、定位螺母1号(42)、定位螺母2号(43)和定位螺母3号(44);垂直连接螺栓下端定位板(46)为垂直投影为多边形或圆形的板,垂直连接螺栓下端定位板(46)的平面形心有垂直螺栓孔1号(10)供垂直连接螺栓(5)穿过,垂直连接螺栓下端定位板(46)的垂直螺栓孔1号(10)外径以外的下平面与垂直连接螺栓(5)的下端六角头或四方头的上平面之间无间隙配合;垂直连接螺栓下端定位板(46)的下平面的垂直螺栓孔1号(10)的外侧设有或不设定位防转件(30),2件垂直对称设置于垂直螺栓孔1号(10)两侧的定位防转件(30)的上端面与垂直连接螺栓下端定位板(46)的下平面连接,定位防转件(30)为立面为矩形的板,2件定位防转件(30)的垂直且平行的内立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垂直连接螺栓(5)的下端六角头或四方头的两对应边的距离并与该六角头或四方头配合制约六角头或四方头的水平旋转;设定的底架梁(7)与砼基础梁(1)垂直连接点沿砼基础梁(1)纵轴线两侧对称位置,在垂直连接螺栓(5)的下端与垂直锚板(2)之间设有悬挂连接组件1号(48)或悬挂连接组件2号(49)或悬挂连接组件3号(50)或悬挂连接组件4号(51)或悬挂连接组件5号(52)或悬挂连接组件6号(53)或悬挂连接组件7号(54):悬挂连接组件1号(48)的构造:锚件1号(12)的各横向垂直剖面为全等的L形,锚件1号(12)的内侧垂直立面与垂直锚板(2)的垂直外立面之间无间隙配合并连接定位,使锚件1号(12)的下端与垂直锚板(2)的外立面之间形成开口朝下的水平纵向凹槽,该水平凹槽的各横向垂直剖面为全等的矩形或直角梯形;与沿底架梁(7)纵轴方向水平投影为J形的垂直连接件1号(15)的上端面与垂直连接螺栓下端定位板(46)的下端面连接,垂直连接件1号(15)的垂直纵轴心与垂直连接螺栓(5)的垂直纵轴心在与底架梁(7)平面纵轴垂直的方向重合,垂直连接件1号(15)的下端垂直主杆的内立面和J形剖面与锚件1号(12)的外立面和下端L形剖面无间隙配合,垂直连接件1号(15)的下端内立面与垂直锚板(2)的垂直外立面无间隙配合;在垂直连接件1号(15)下部的垂直连接件1号(15)与锚件1号(12)在与底架梁(7)水平纵轴方向垂直的水平投影重合的范围内设有或不设定位螺栓孔1号(14),定位螺栓孔1号(14)的水平纵向轴心与锚件1号(12)外立面垂直,定位螺栓孔1号(14)内径面设有内螺纹,与定位螺栓1号(13)的外螺纹配合后定位垂直连接件1号(15)的纵向位置;在垂直连接件1号(15)的定位螺栓孔1号(14)以上至垂直连接螺栓下端定位板(46)的下平面之间沿垂直连接件1号(15)的垂直纵轴心设有垂直洞或槽(45)或不设垂直洞或槽(45),垂直洞或槽(45)为各水平剖面全等或相似;在垂直连接件1号(15)的下部内侧和锚件1号(12)的上平面以上设有或不设定位件1号(31),定位件1号(31)的剖面为矩形,定位件1号(31)的横向宽度与锚件1号(12)上平面宽度相同,定位件1号(31)的内侧垂直立面与锚件1号(12)上平面以上的垂直锚板(2)的外立面之间无间隙配合,定位件1号(31)的外侧垂直立面与垂直连接件1号(15)的内侧垂直立面之间无间隙配合并连接为一体;悬挂连接组件2号(49)的构造:锚件2号(16)与锚件1号(12)的形状相同,锚件2号(16)与锚件1号(12)不同的是,锚件2号(16)的内侧纵向垂直立面与垂直锚板(2)的垂直外立面之间无间隙并连接后,在锚件2号(16)的上端与垂直锚板(2)的外立面之间形成的水平凹槽的槽口朝上,该水平凹槽的各横向垂直剖面为全等的矩形或直角梯形,而锚件2号(16)的下端面为水平面;与沿底架梁(7)纵轴方向水平投影为L形的垂直连接件2号(17)的上端面与垂直连接螺栓下端定位板(46)的下端面连接,垂直连接件2号(17)的垂直纵轴心与垂直连接螺栓(5)的垂直纵轴心在与底架梁(7)平面纵轴垂直的方向重合,垂直连接件2号(17)的下端垂直主杆的内立面和L形剖面的下端上面与锚件2号(16)的外立面和下端平面之间无间隙配合,垂直连接件2号(17)的下端内立面与垂直锚板(2)的垂直外立面无间隙配合;垂直连接件2号(17)下部的垂直连接件2号(17)与锚件2号(16)在与底架梁(7)水平纵轴方向垂直的水平投影重合的范围内设有或不设定位螺栓孔1号(14),定位螺栓孔1号(14)的水平纵向轴心与锚件2号(16)外立面垂直,定位螺栓孔1号(14)内径面设有内螺纹,与定位螺栓1号(13)的外螺纹配合后定位垂直连接件2号(17)的纵向位置;在垂直连接件2号(17)的定位螺栓孔1号(14)以上至垂直连接螺栓下端定位板(46)的下平面之间沿垂直连接件2号(17)的垂直纵轴心设有垂直洞或槽(45)或不设垂直洞或槽(45),垂直洞或槽(45)为各水平剖面全等或相似的多边形;在垂直连接件2号(17)的下部内侧和锚件2号(16)的上平面以上设有定位件2号(32),定位件2号(32)的剖面为L形,定位件2号(32)的下端面与锚件2号(16)的上端面的凹槽之间无间隙配合;定位件2号(32)的横向宽度与锚件2号(16)上平面宽度相同,定位件2号(32)的内侧垂直立面与锚件2号(16)上平面以上的垂直锚板(2)的外立面之间无间隙配合,定位件2号(32)的外侧垂直立面与垂直连接件2号(17)的内侧垂直立面之间无间隙配合并连接为一体;悬挂连接组件3号(50)的构造:锚件3号(20)的各横向垂直剖面为全等的梯形或菱形,该梯形的上、下底边垂直且较长的下底边位于外侧,该菱形的横向垂直剖面的一条底边为外低内高,与该底边相邻的两边垂直;锚件3号(20)的内侧垂直立面与垂直锚板(2)的垂直外立面之间无间隙配合并连接定位且使锚件3号(20)的沿底架梁(7)水平纵轴纵向上边水平;与沿底架梁(7)纵轴方向水平投影为L形的垂直连接件3号(21)的上端面与垂直连接螺栓下端定位板(46)的下端面连接,垂直连接件3号(21)的垂直纵轴心与垂直连接螺栓(5)的垂直纵轴心在与底架梁(7)平面纵轴垂直的方向重合,垂直连接件3号(21)的下端垂直内立面和L形剖面的上平面与锚件3号(20)的外立面和梯形下端面无间隙配合;在垂直连接件3号(21)下部的垂直连接件3号(21)与锚件3号(20)在与底架梁(7)水平纵轴方向垂直的水平投影重合的范围内设有或不设定位螺栓孔1号(14),定位螺栓孔1号(14)的水平纵向轴心与锚件3号(20)外立面垂直,定位螺栓孔1号(14)内径面设有内螺纹,与定位螺栓1号(13)的外螺纹配合后定位垂直连接件3号(21)的纵向位置;在垂直连接件3号(21)的定位螺栓孔1号(14)以上至垂直连接螺栓下端定位板(46)的下平面之间沿垂直连接件3号(21)的垂直纵轴心设有垂直洞或槽(45)或不设垂直洞或槽(45),垂直洞或槽(45)为各水平剖面全等或相似的多边形;在垂直连接件3号(21)的下部内侧和锚件3号(20)的上平面以上设有或不设定位件3号(34),定位件3号(34)的剖面为菱形或梯形或矩形,定位件3号(34)的横向宽度与锚件3号(20)上平面宽度相同,定位件3号(34)的内侧垂直立面与锚件3号(20)上平面以上的垂直锚板(2)的外立面之间无间隙配合,定位件3号(34)的外侧垂直立面与垂直连接件3号(21)的内侧垂直立面之间无间隙配合并连接为一体;悬挂连接组件4号(51)的构造:锚件4号(22)的各横向垂直剖面为向左或向右旋转90°的全等的T形,锚件4号(22)的内侧垂直立面与垂直锚板(2)的垂直外立面之间无间隙配合并连接定位,使锚件4号(22)的下端和上端与垂直锚板(2)的外立面之间形成开口朝下和开口朝上的两个水平纵向凹槽,该水平凹槽的各横向垂直剖面为全等的矩形或直角梯形;与沿底架梁(7)纵轴方向水平投影为J形的垂直连接件4号(23)的上端面与垂直连接螺栓下端定位板(46)的下端面连接,垂直连接件4号(23)的垂直纵轴心与垂直连接螺栓(5)的垂直纵轴心在与底架梁(7)平面纵轴垂直的方向重合,垂直连接件4号(23)的下端垂直内立面和J形剖面与锚件4号(22)的外立面和下端L形剖面之间无间隙配合;在垂直连接件4号(23)下部的垂直连接件4号(23)与锚件4号(22)在与底架梁(7)水平纵轴方向垂直的水平投影重合的范围内设有或不设定位螺栓孔1号(14),定位螺栓孔1号(14)的水平纵向轴心与锚件4号(22)外立面垂直,定位螺栓孔1号(14)内径面设有内螺纹,与定位螺栓1号(13)的外螺纹配合后定位垂直连接件4号(23)的纵向位置;在垂直连接件4号(23)的定位螺栓孔1号(14)以上至垂直连接螺栓下端定位板(46)的下平面之间沿垂直连接件4号(23)的垂直纵轴心设有垂直洞或槽(45)或不设垂直洞或槽(45),垂直洞或槽(45)为各水平剖面全等或相似的多边形;在垂直连接件4号(23)的下部内侧和锚件4号(22)的上平面以上设有或不设定位件4号(35),定位件4号(35)的剖面为L形,定位件4号(35)的横向宽度与锚件4号(22)上平面宽度相同,定位件4号(35)的内侧垂直立面与锚件4号(22)上平面以上的垂直锚板(2)的外立面之间无间隙配合,定位件4号(35)的外侧垂直立面与垂直连接件4号(23)的内侧垂直立面之间无间隙配合并连接为一体;悬挂连接组件5号(52)的构造:锚件5号(24)的各横向垂直剖面为全等的由上半部矩形与以上半部矩形的底边为弦的下半部弓形拼合的多边形,锚件5号(24)的内侧垂直立面与垂直锚板(2)的垂直外立面之间无间隙配合并连接定位,使锚件5号(24)的下端与垂直锚板(2)的外立面之间形成开口朝下的水平纵向凹槽,该水平凹槽的各横向垂直剖面全等;与沿底架梁(7)纵轴方向水平投影为L形的垂直连接件5号(25)的上端面与垂直连接螺栓下端定位板(46)的下端面连接,垂直连接件5号(25)的垂直纵轴心与垂直连接螺栓(5)的垂直纵轴心在与底架梁(7)平面纵轴垂直的方向重合,垂直连接件5号(25)的下端垂直内立面和L形剖面与锚件5号(24)的外立面和下端弓形剖面无间隙配合;在垂直连接件5号(25)下部的垂直连接件5号(25)与锚件5号(24)在与底架梁(7)水平纵轴方向垂直的水平投影重合的范围内设有或不设定位螺栓孔1号(14),定位螺栓孔1号(14)的水平纵向轴心与锚件5号(24)外立面垂直,定位螺栓孔1号(14)内径面设有内螺纹,与定位螺栓1号(13)的外螺纹配合后定位垂直连接件5号(25)的纵向位置;在垂直连接件5号(25)的定位螺栓孔1号(14)以上至垂直连接螺栓下端定位板(46)的下平面之间沿垂直连接件5号(25)的垂直纵轴心设有垂直洞或槽(45)或不设垂直洞或槽(45),垂直洞或槽(45)为各水平剖面全等或相似的多边形;在垂直连接件5号(25)的下部内侧和锚件5号(24)的上平面以上设有或不设定位件5号(36),定位件5号(36)的剖面为矩形,定位件5号(36)的横向宽度与锚件5号(24)上平面宽度相同,定位件5号(36)的内侧垂直立面与锚件5号(24)上平面以上的垂直锚板(2)的外立面之间无间隙配合,定位件5号(36)的外侧垂直立面与垂直连接件5号(25)的内侧垂直立面之间无间隙配合并连接为一体;悬挂连接组件6号(53)的构造:锚件6号(26)的各横向垂直剖面为全等的由上半部的矩形与以该矩形内侧垂直边的下端点和该矩形外侧垂直立边向下延长线上的一点为弦的两端的弓形组合而成的多边形,锚件6号(26)的内侧垂直立面与垂直锚板(2)的垂直外立面之间无间隙配合并连接定位,使锚件6号(26)的下端与垂直锚板(2)的外立面之间形成开口朝下的水平纵向凹槽,该水平凹槽的各横向垂直剖面全等;与沿底架梁(7)纵轴方向水平投影为L形的垂直连接件6号(27)的上端面与垂直连接螺栓下端定位板(46)的下端面连接,垂直连接件6号(27)的垂直纵轴心与垂直连接螺栓(5)的垂直纵轴心在与底架梁(7)平面纵轴垂直的方向重合,垂直连接件6号(27)的下端垂直内立面和L形剖面与锚件6号(26)的外立面和下端弓形剖面无间隙配合;在垂直连接件6号(27)下部的垂直连接件6号(27)与锚件6号(26)在与底架梁(7)水平纵轴方向垂直的水平投影重合的范围内设有或不设定位螺栓孔1号(14),定位螺栓孔1号(14)的水平纵向轴心与锚件6号(26)外立面垂直,定位螺栓孔1号(14)内径面设有内螺纹,与定位螺栓1号(13)的外螺纹配合后定位垂直连接件6号(27)的纵向位置;在垂直连接件6号(27)的定位螺栓孔1号(14)以上至垂直连接螺栓下端定位板(46)的下平面之间沿垂直连接件6号(27)的垂直纵轴心设有垂直洞或槽(45)或不设垂直洞或槽(45),垂直洞或槽(45)为各水平剖面全等或相似的多边形;在垂直连接件6号(27)的下部内侧和锚件6号(26)的上平面以上设有或不设定位件6号(37),定位件6号(37)的剖面为矩形,定位件6号(37)的横向宽度与锚件6号(26)上平面宽度相同,定位件6号(37)的内侧垂直立面与锚件6号(26)上平面以上的垂直锚板(2)的外立面之间无间隙配合,定位件6号(37)的外侧垂直立面与垂直连接件6号(27)的内侧垂直立面之间无间隙配合并连接为一体;悬挂连接组件7号(54)的构造:锚件7号(28)的各横向垂直剖面为全等的大于半圆的弓形,锚件7号(28)的内侧垂直立面与垂直锚板(2)的垂直外立面之间无间隙配合并连接定位,使锚件7号(28)的下端与垂直锚板(2)的外立面之间形成开口朝下的水平纵向凹槽,该水平凹槽的各横向垂直剖面全等;与沿底架梁(7)纵轴方向水平投影为L形的垂直连接件7号(29)的上端面与垂直连接螺栓下端定位板(46)的下端面连接,垂直连接件7号(29)的垂直纵轴心与垂直连接螺栓(5)的垂直纵轴心在与底架梁(7)平面纵轴垂直的方向重合,垂直连接件7号(29)的下端垂直内立面和L形剖面的上面与锚件7号(28)的圆弧形外立面和下端弓形剖面无间隙配合;在垂直连接件7号(29)下部的垂直连接件7号(29)与锚件7号(28)在与底架梁(7)水平纵轴方向垂直的水平投影重合的范围内设有或不设定位螺栓孔1号(14),定位螺栓孔1号(14)的水平纵向轴心与锚件7号(28)外立面垂直,定位螺栓孔1号(14)内径面设有内螺纹,与定位螺栓1号(13)的外螺纹配合后定位垂直连接件7号(29)的纵向位置;在垂直连接件7号(29)的定位螺栓孔1号(14)以上至垂直连接螺栓下端定位板(46)的下平面之间沿垂直连接件7号(29)的垂直纵轴心设有垂直洞或槽(45)或不设垂直洞或槽(45),垂直洞或槽(45)为各水平剖面全等或相似的多边形;在垂直连接件7号(29)的下部内侧和锚件7号(28)的上平面以上设有或不设定位件7号(38),定位件7号(38)的剖面为与锚件7号(28)上端弧形剖面无间隙配合的多边形,定位件7号(38)的横向宽度与锚件7号(28)上平面宽度相同,定位件7号(38)的内侧垂直立面与锚件7号(28)上平面以上的垂直锚板(2)的外立面之间无间隙配合,定位件7号(38)的外侧垂直立面与垂直连接件7号(29)的内侧垂直立面之间无间隙配合并连接为一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正义,未经赵正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08907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截断装置的钢筋调直机
- 下一篇:一种车轴推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