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双向多跳网络的功率分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00765.9 | 申请日: | 201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3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吴玉成;胡磊;李国权;朱龙;汤敏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52/46 | 分类号: | H04W52/4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双向多跳网络的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S1:建立N个节点的双向线性多跳网络;S2:利用弗里斯公式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物理层 网络 编码 双向 功率 分配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双向多跳网络的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S1:建立N个节点的双向线性多跳网络,其中包括N-1条上行链路和N-1条下行链路,N为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S2:从左向右将N-1条上行链路依次标记为
,N-1条下行链路依次标记为
,设定相同节点之间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播损耗相同,并标记为
,利用弗里斯公式
依次计算第n条链路的传播损耗,
,式中
是链路中的发射天线增益,
是链路的接收天线增益,
是发射电波的波长,
是链路中两节点之间的距离,
是系统损耗因子,
是路径损耗因子,
是阴影衰落因子,
是信道噪声功率;S3:按照公式
计算系统参数w;S4:将所述双向线性多跳网络中系统总发射功率设定为
,并将N个节点的发射功率依次记为
;S5:按下式确定每个节点的发射功率
,其中:
;
,
;
;上式中
为步骤S2中所得的第n条链路的传播损耗,
,w为步骤S3中所得的系统参数,
为步骤S4中所确定的系统总发射功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10076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