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态供水质子交换膜电解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02950.1 | 申请日: | 201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1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辉;林震;刘宇;曹熙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B1/10 | 分类号: | C25B1/10;C25B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赵文利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一种静态供水质子交换膜电解水装置,该装置由顺次横向相连的静态供水腔、半透过性膜组件、氢气生成腔、加强膜电极组件和氧气生成腔组成,该装置不需要水气分离装置,并且其产生的气体为高压气体,一般可达14MPa以上,在地面使用时可以省掉气体增压装置,使系统简化。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态 供水 质子 交换 电解水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静态供水质子交换膜电解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态供水质子交换膜电解水装置由顺次横向相连的静态供水腔、半透过性膜组件、氢气生成腔、加强膜电极组件和氧气生成腔组成,静态供水腔中的水在扩散作用下通过半透过性膜组件,以水蒸气的形式到达氢气生成腔,然后扩散到加强膜电极组件;所述的静态供水腔为空腔,内部存储常压水,顶端具有进水口,底端具有排水口;所述的半透过性膜组件的结构,包括顺次紧压在一起的左侧抗压结构支撑件、左侧催化层、半透过性膜、右侧催化层和右侧抗压结构支撑件;左侧抗压结构支撑件与静态供水腔相接,右侧抗压结构支撑件与氢气生成腔相接;左侧抗压结构支撑件覆盖住左侧催化层,对外预留一个接线端子,用于与外接电源正极相连,所述的左侧催化层用于将氢气分解成氢离子,半透过性膜只允许水分子和质子通过;右侧催化层用于促进氢离子重新生成氢气,右侧抗压结构支撑件覆盖住右侧催化层,对外预留一个接线端子,用于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所述的氢气生成腔与加强膜组件之间、氢气生成腔与半透过性膜组件之间均采用绝缘层压合连接,并预留一个氢气出口输出生成的氢气;所述的加强膜电极组件包括顺次紧压在一起的左侧膜电极支撑件、普通膜电极组件和右侧膜电极支撑件;左侧膜电极支撑件和右侧膜电极支撑件对外均预留有接线端子,分别用于与外接电源相连的负极和正极相连接;所述的氧气生成腔的壁面与加强膜电极组件之间采用绝缘材料隔开,预留一个氧气出口输出生成的氧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102950.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