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紧凑型低频段频率可调相对论返波振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06666.1 | 申请日: | 201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8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葛行军;钟辉煌;钱宝良;张军;高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J25/46 | 分类号: | H01J25/46;H01J23/26;H01J23/027 |
代理公司: | 国防科技大学专利服务中心 43202 | 代理人: | 郭敏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型低频段频率可调相对论返波振荡器,目的是解决通常低频段RBWO尺寸较大、输出微波频率不易调节等问题。本发明关于中心轴线旋转对称,由阴极座、阴极、阳极外筒、截止颈、慢波结构、内导体、收集极、微波输出口、螺线管磁场、支撑杆、模式转换器、辐射口和密封板组成。慢波结构由五个慢波叶片组成,每个慢波叶片的内表面均是梯形结构。收集极左端面挖有环形凹槽;模式转换器左端为圆筒状,右端为锥形结构;支撑杆共有两排;辐射口为圆筒状,左端为锥形结构,右端为圆筒状;密封板压在辐射口上;通过调节内导体半径R3来调节输出微波的频率。本发明结构紧凑,工作频率方便可调,有利于实现微波的长脉冲输出。 | ||
搜索关键词: | 紧凑型 频段 频率 可调 相对论 振荡器 | ||
【主权项】:
一种紧凑型低频段频率可调相对论返波振荡器,它关于中心轴线旋转对称,包括阴极座(1)、阴极(2)、阳极外筒(3)、截止颈(4)、慢波结构(5)、内导体(6)、收集极(7)、微波输出口(8)、螺线管磁场(9)、支撑杆(11);阴极座(1)左端外接脉冲功率源的内导体,阳极外筒(3)左端外接脉冲功率源的外导体;阴极(2)是一个薄壁圆筒,壁厚仅为0.1mm,内半径R1等于电子束的半径,套在阴极座(1)右端;截止颈(4)呈圆盘状,内半径为R2,R2>R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模式转换器(14)、辐射口(15)和密封板(16);慢波结构(5)由五个慢波叶片组成,每个慢波叶片的内表面均是梯形结构,梯形结构的最大外半径R4与最小内半径R5满足R4>R5>R2,梯形结构的长度L1为工作波长λ的二分之一,慢波叶片之间通过螺纹拧紧;截止颈(4)和慢波结构(5)从阳极外筒(3)的右侧,沿轴向、紧贴阳极外筒(3)的内壁,依次嵌入阳极外筒(3)并固定;内导体(6)是一个表面光滑的圆柱体,通过调节内导体(6)的半径R3来调节输出微波的频率,内导体(6)右端通过外螺纹与收集极(7)相连,左端沿轴向插入慢波结构(5)中央,且与慢波结构(5)同轴,内导体(6)的左端面与截止颈(4)的右端面平齐;收集极(7)为圆筒状,左端面挖有环形凹槽(71),环形凹槽(71)的内半径R10和外半径R11满足R11>R1>R10,环形凹槽(71)的长度L4为工作波长λ的三分之一,收集极(7)左端面的中心车出外半径为R3的内螺纹,与内导体(6)右端的的外螺纹相连,收集极(7)右端是外半径为R6的圆筒,且带内螺纹,与模式转换器(14)的左端面相连;模式转换器(14)左端为圆筒状,左端开口且带外螺纹,右端为锥形结构;内导体(6)右端的外螺纹旋入收集极(7)左端面的内螺纹处,模式转换器(14)左端的外螺纹旋入收集极(7)右端的内螺纹处;收集极(7)、模式转换器(14)由两排支撑杆(11)支撑,从阳极外筒(3)的右端沿轴向嵌入阳极外筒(3)内,收集极(7)插入阳极外筒(3)中央且与阳极外筒(3)同轴,第一排支撑杆(11)固定在距离收集极(7)左端面为L5的阳极外筒(3)的内壁上,L5>L4,第二排支撑杆(11)与第一排支撑杆(11)之间的距离L6为工作波长λ的四分之一;辐射口(15)为圆筒状,左端为锥形结构,锥形结构的起始位置与模式转换器(14)的起始位置平齐,锥形结构左端留有外螺纹,与阳极外筒(3)的右侧通过螺纹拧紧;辐射口(15)的右端为圆筒状,圆筒内半径为R12,R12>R6,辐射口的右端面挖有一个环形的密封槽(151);密封板(16)是一个圆盘,利用抽真空时辐射口(15)内外的压力差,通过密封槽(151)压在辐射口(15)上;收集极(7)与阳极外筒(3)之间的圆环空间为微波输出口(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10666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