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溶液存储器和多相异性微颗粒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08314.X | 申请日: | 201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7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秦建华;黄术强;姜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81C1/00 | 分类号: | B81C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张晨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流控双乳相液滴技术制备水凝胶微溶液存储器和多相异性微颗粒的方法。微流控芯片主要由带通道的微流控芯片和封接基片组成;该制备方法首先通过微流控芯片的微通道中形成油包水包油(o/w/o)的双乳相微液滴,然后通过光引发技术使双乳相微液滴聚合成为包含有水凝胶外壳和油核内含物的微溶液存储器结构;将该微溶液存储器置于一定的干燥条件下,油核会缓慢脱出与水凝胶外壳形成多相异性的微颗粒。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液 存储器 多相 异性 颗粒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微溶液存储器和多相异性微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基于微流控芯片上的双乳相微液滴技术制备微溶液存储器,其中微流控芯片共由上下两层组成,上层为微流体控制芯片,材料为透明质聚合物,下层为用于封接的基片,上下两层通过不可逆封接形成完整的微流控芯片;所述微流体控制芯片由分散油核相微通道、水相微通道、连续油相微通道、单相微液滴形成通道、双乳相微液滴形成通道、聚合通道和收集池组成,其中,分散油核相微通道与水相微通道直接相连构成单相液滴形成通道,连续油相微通道与单相液滴形成通道相连构成双乳相微液滴形成通道,并与收集池通过聚合通道连通在一起;微溶液存储器制备方法:使水相溶液进入水相微通道中,分散油核相进入分散油核相微通道中,连续油相进入连续油相微通道中,在单相液滴形成通道处形成水包油单相液滴,形成的单相微液滴继续流动,在双相微液滴形成通道处形成油包水包油双乳相微液滴,双乳相微液滴在流经聚合通道时,在紫外光源的辐照下聚合成为含有油核内含物的水凝胶微溶液存储器,最后,形成的微溶液存储器在收集池处被收集储存;多相异性微颗粒制备方法:将微溶液存储器置于常温大气下缓慢干燥或置于加热装置中快速干燥,使油核脱出以形成多相异性微颗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108314.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