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形结构纳秒脉冲光纤激光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14348.X | 申请日: | 2011-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8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璞;刘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3/067 | 分类号: | H01S3/067;H01S3/113;H01S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形结构纳秒脉冲光纤激光器,属于激光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包括泵浦源(1)、波分复用器(2)、增益光纤(3)、光纤分束器(4)、光纤分束器的输出端(5)、第一玻璃套管(6)、第一自聚焦透镜(7)、可饱和吸收体(8)、第二自聚焦透镜(9)、第二玻璃套管(10)、光纤环形器(11)、光纤光栅(12)、反射镜(13)、光纤隔离器(14)。本发明把玻璃套管、自聚焦透镜和可饱和吸收体粘接到一起,构成一个小型的调Q元器件,实现了光纤激光器的全光纤化,减小了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全光纤化、结构简单等优点,应用前景广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形 结构 脉冲 光纤 激光器 | ||
【主权项】:
一种环形结构纳秒脉冲光纤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泵浦源(1)、波分复用器(2)、增益光纤(3)、光纤分束器(4)、光纤分束器的输出端(5)、第一玻璃套管(6)、第一自聚焦透镜(7)、可饱和吸收体(8);所述的第一种环形腔结构还包括了第二自聚焦透镜(9)、第二玻璃套管(10)、光纤环形器(11)和光纤光栅(12),其具体结构为:一个泵浦源(1)的尾纤与波分复用器(2)的输入端熔接,波分复用器(2)的输出端与增益光纤(3)的一端熔接,增益光纤(3)的另一端与光纤分束器(4)的输入端熔接,光纤分束器的第一个输出端(5)输出激光,光纤分束器(4)的第二个输出端与光纤环形器(11)的第一端熔接,光纤环形器(11)的第二端与光纤光栅(12)的一端熔接,光纤环形器的第三端与第一玻璃套管(6)一端内的光纤熔接,第一玻璃套管(6)的另一端粘接第一自聚焦透镜(7)的一端,第一自聚焦透镜(7)的另一端粘接可饱和吸收体(8)的一端,可饱和吸收体(8)的另一端粘接第二自聚焦透镜(9)的一端,第二自聚焦透镜(9)的另一端粘接第二玻璃套管(10)的一端,第二玻璃套管(10)另一端内的光纤与波分复用器(2)信号端的光纤熔接,从而构成环形腔;所述的第二种环形腔结构还包括了第二自聚焦透镜(9)、光纤环形器(11)和反射镜(13),其具体结构为:一个泵浦源(1)的尾纤与波分复用器(2)的输入端熔接,波分复用器(2)的输出端与增益光纤(3)的一端熔接,增益光纤(3)的另一端与光纤分束器(4)的输入端熔接,光纤分束器的第一个输出端(5)输出激光,光纤分束器(4)的第二个输出端与光纤环形器(11)的第一端熔接,光纤环形器(11)的第二端与第一玻璃套管(6)一端内的光纤熔接,第一玻璃套管(6)的另一端粘接第一自聚焦透镜(7)的一端,第一自聚焦透镜(7)的另一端粘接可饱和吸收体(8)的一端,可饱和吸收体的另一端粘接第二自聚焦透镜(9)的一端,第二自聚焦透镜(9)的另一端与反射镜(13)的一端连接,光纤环形器(11)的第三端与波分复用器(2)信号端的光纤熔接,从而构成环形腔;所述的第三种环形腔结构还包括了光纤环形器(11)和反射镜(13),其具体结构为:一个泵浦源(1)的尾纤与波分复用器(2)的输入端熔接,波分复用器(2)的输出端与增益光纤(3)的一端熔接,增益光纤(3)的另一端与光纤分束器(4)的输入端熔接,光纤分束器的第一个输出端(5)输出激光,光纤分束器(4)的第二个输出端与光纤环形器(11)的第一端熔接,光纤环形器(11)的第二端与第一玻璃套管(6)一端内的光纤熔接,第一玻璃套管(6)的另一端粘接第一自聚焦透镜(7)的一端,第一自聚焦透镜(7)的另一端粘接可饱和吸收体(8)的一端,可饱和吸收体的另一端粘接反射镜(13)的一端,光纤环形器(11)的第三端与波分复用器(2)信号端的光纤熔接,从而构成环形腔;所述的第四种环形腔结构还包括了第二自聚焦透镜(9)、第二玻璃套管(10)和光纤隔离器(14),其具体结构为:一个泵浦源(1)的尾纤与波分复用器(2)的输入端熔接,波分复用器(2)的输出端与增益光纤(3)的一端熔接,增益光纤(3)的另一端与光纤分束器(4)的输入端熔接,光纤分束器的第一个输出端(5)输出激光,光纤分束器(4)的第二个输出端与光纤隔离器(14)的输入端熔接,光纤隔离器(14)的输出端与第一玻璃套管(6)一端内的光纤熔接,第一玻璃套管(6)的另一端粘接第一自聚焦透镜(7)的一端,第一自聚焦透镜(7)的另一端粘接可饱和吸收体(8),可饱和吸收体(8)的另一端粘接第二自聚焦透镜(9)的一端,第二自聚焦透镜(11)的另一端粘接第二玻璃套管(10)的一端,第二玻璃套管(10)另一端内的光纤与波分复用器(2)信号端的光纤熔接,从而构成环形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114348.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