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纳米食品的营养素载运体系的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42628.1 | 申请日: | 201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8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华;陈红兵;余勃;杨安树;李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29 | 分类号: | A23L1/29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基于纳米食品的营养素载运体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是:(1)按营养素与纳米食品质量比为1:4-200,将营养素与脂类含量12%以下、粒径分布峰值在400nm以下的纳米食品混匀;(2)在溶液体系中,以纳米食品质量计,调溶液浓度为0.5%-55%,再调节pH2.2-13,离子强度折合钠离子浓度为0.001mol/L至5mol/L,采取0-65W/cm2的超声振荡,温度为0-85℃,经1-48小时的集聚过程后,形成纳米食品团簇;或者,在固体状态下控制温度在0-230℃,压强在0.05-4MPa,相对湿度在0-100%,经2-80小时的集聚;(3)真空包装,常温或低温贮藏。本发明将营养素包裹在纳米食品团簇中,实现营养素的载运,稳定性提高了,可液态或固态存储,可减轻甚至避免营养素降解,后加工条件宽松;营养素纳米载运后,其生物利用率得到较大提高。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纳米 食品 营养素 载运 体系 构建 方法 | ||
【主权项】:
基于纳米食品的营养素载运体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是:(1)按营养素与纳米食品质量比为1:4‑200的比例,将营养素与脂类含量12%以下、粒径分布峰值在400nm以下的纳米食品充分混匀;(2)在溶液体系中,以纳米食品质量计,调溶液浓度为0.5%‑55%,再调节溶液体系中pH2.2‑13,离子强度折合钠离子浓度为0.001mol/L至5mol/L,采取0‑65W/cm2的超声振荡,温度为0‑85℃,经1‑48小时的集聚过程后,形成纳米食品团簇;或者,在固体状态下控制温度在0‑230℃,压强在0.05‑4MPa,相对湿度在0‑100%,经2‑80小时的集聚后,形成纳米食品团簇;(3)真空包装,常温或低温贮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14262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