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Φ12mm圆钢的四线切分轧制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55819.1 | 申请日: | 201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4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姜振峰;孔利明;李子文;肖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16 | 分类号: | B21B1/16;B21B27/02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新科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 65107 | 代理人: | 李振中 |
地址: | 830022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Φ12mm圆钢的四线切分轧制工艺,经K5预切分前道次保证轧件高宽尺寸公差不大于±0.2mm,K4预切分道次轧辊中间两个孔型中心间距为16mm,两侧的两个孔型中心间距为47.8mm,该轧辊的锲角为85o—87o;锲顶圆弧半径R4取1.5—1.8mm,上下轧辊锲顶间距为6.8mm,预切分孔的半径Rk4为6.6mm;K3切分道次轧辊孔型其锲角为55o~60o;锲顶圆弧半径R3为0.6—0.7mm,槽底高度为14.13mm,锲顶间距为0.7~0.9mm,两中间槽中心距为16.2mm,两边槽中心距为49.7,槽底半径为6.8mm;在K3切分道次的轧件出口处由前往后间隔装有前排切分轮与后排切分轮,前排切分轮的双刃切分轮边条锲角为55o—60o,双刃中心距为31.2—33.2mm,锲顶宽为1.6—2.2mm;后排切分轮的单刃切分轮锲角为85o,锲顶宽0.8mm,前后排切分轮轴线之间的间距为100mm。 | ||
搜索关键词: | 12 mm 圆钢 切分 轧制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Φ12mm圆钢的四线切分轧制工艺,包括K5预切分前道次、K4预切分道次以及K3切分道次,其特征在于:(1)经K5预切分前道次轧制的轧件断面高度与宽度的尺寸公差不大于±0.2mm;(2)K4预切分道次所用的轧辊具有并排布置的四个孔型,孔型尺寸如下:中间的两个孔型中心间距为16mm,两侧的两个孔型中心间距为47.8mm,轧辊锲角为85o—87o;锲顶圆弧半径R4为1.5—1.8mm,锲顶之间的间距为6.8mm,预切分孔的半径Rk4为6.6mm;(3)K3切分道次所用的轧辊孔型尺寸如下:轧辊锲角为55o~60o;锲顶圆弧半径R3为0.6—0.7mm,槽底高度为14.13mm,锲顶之间的间距为0.7~0.9mm,两中间槽中心距为16.2mm,两边槽中心距为49.7mm,槽底半径为6.8mm;(4)在K3切分道次的轧件出口处由前往后依次间隔设置着前排切分轮以及后排切分轮,其中前排切分轮为双刃切分轮,双刃切分轮的边条锲角为55o—60o;双刃中心距为31.2—33.2mm,锲顶宽为1.6—2.2mm,后排切分轮为单刃切分轮,单刃切分轮的锲角为85o,锲顶宽为0.8mm,前后排切分轮轴线之间的间距为100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15581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布料无纺针
- 下一篇:投射型显示装置及光学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