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隐私保护功能的分布式异常流量检测方法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77137.0 | 申请日: | 201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5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曾金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51219 | 代理人: | 曾祥坤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隐私保护功能的分布式异常流量检测方法与系统。该检测方法包括参与方处理步骤、代理方加密步骤、异常检测步骤、代理方解密步骤和公布攻击事件步骤;该检测系统包括参与方模块、代理方模块以及异常流量分析与发布中心模块。本发明可以有效的解决参与方网络数据流隐私保护问题,从而鼓励大众参与到检测系统中来,进而扩大检测范围,有效的提高了分布式攻击的检测率,并同时具有检测已知的和未知的分布式异常流量攻击的。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隐私 保护 功能 分布式 异常 流量 检测 方法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具有隐私保护功能的分布式异常流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参与方处理步骤:参与方发现网络异常流量攻击可疑事件,对包含该可疑事件信息的原始报文进行初次加密,得到初次加密报文,将该初次加密报文发送到代理方;S2,代理方加密步骤:代理方对初次加密报文进行再次加密,将再次加密报文发送到异常流量分析与发布中心;S3,异常检测步骤:异常流量分析与发布中心对再次加密报文进行解密,利用得到的初次加密报文,根据预设的全局异常流量检测模型进行检测,判断是否为一次异常流量攻击事件,若是则将初次加密报文中的需解密部分发回代理方,要求代理方解密;S4,代理方解密步骤:代理方对初次加密报文中的需解密部分进行解密,将解密结果发回异常流量分析与发布中心;S5,公布攻击事件步骤:异常流量分析与发布中心得到解密结果后,将该次异常流量攻击事件进行公开发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17713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