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旱区沙拐枣成熟林的改造利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83628.6 | 申请日: | 201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1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曾凡江;雷加强;穆桂金;毛东雷;庞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3/00 | 分类号: | A01G23/00;A01G17/0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中科新兴专利事务所 65106 | 代理人: | 张莉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旱区沙拐枣成熟林的改造利用方法,该方法对沙拐枣成熟林用由沙漠前沿向绿洲边缘依次推进,即在沙漠前沿保留六行原有的沙拐枣林带,形成改造利用的第一带;通过保留相应数量的沙拐枣和种植经济植物柽柳相结合的方法,形成改造利用的第二带;通过保留相应数量的沙拐枣和种植经济植物梭梭相结合的方法,形成改造利用的第三带;通过保留相应数量的沙拐枣和种植经济植物红枣相结合的方法,形成改造利用的第四带;通过保留相应数量的沙拐枣和种植经济植物核桃相结合的方法,形成改造利用的第五带;该方法经过多年的探索,已在极端干旱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策勒绿洲进行应用,不同类型经济物种的成活率平均达到80%以上。改造利用后的林带整体生长态势良好,防护效益已逐步显现。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旱区 沙拐枣 成熟林 改造 利用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干旱区沙拐枣成熟林的改造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a、改造利用第一带:沙拐枣保护带,位于风沙前沿区,保留六行沙拐枣,带宽10米,株行距1米×2米,平均株高2.5米、平均冠幅1.8米×1.5米;b、改造利用第二带:柽柳种植带,种植六行柽柳,带宽10米,株行距1米×2米;c、改造利用第三带:沙拐枣保留带,保留四行沙拐枣,种植六行梭梭种植带,其中四行沙拐枣带宽6米,株行距1米×2米,平均株高2.5米、平均冠幅1.8米×1.5米,六行梭梭,带宽10米,株行距1米×2米;d、改造利用第四带:沙拐枣保留带,保留三行沙拐枣,种植六行红枣种植带,其中三行沙拐枣带宽4米,株行距1米×2米,平均株高2.5米、平均冠幅1.8米×1.5米,种植六行红枣带宽10米,株行距1米×2米;e、改造利用第五带:沙拐枣保留带,保留两行沙拐枣,种植六行核桃种植带,其中两行沙拐枣带宽2米,株行距1米×2米,平均株高2.5米、平均冠幅1.8米×1.5米,六行核桃种植带,带宽10米,株行距1米×2米即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18362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马尼拉草的大规模快速繁殖成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