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潜艇舰船前置贯流式螺旋桨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96120.X | 申请日: | 201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5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管理;赵俊峰;管学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管理;赵俊峰;管学彬 |
主分类号: | B63G8/16 | 分类号: | B63G8/16;B63H1/14;B63H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3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潜艇舰船前置贯流式螺旋桨技术,尤其是在潜艇(舰船)前部加装贯流式钻头螺旋桨,转子桨叶三维超侧弧斜30°~720°及叶高、叶宽、叶距渐变的结经浆轮母壳和转子轮体为一体应力超强刚体的“椭球冠体”动平衡旋转外廓的转子结构,定子贯流筒空泡盘臂以伞状喷射生成潜艇舰船周身的超低(负)压半椭球超超空泡区,区或用橡胶碳纤维气囊填充,以大部消除常规舰船兴波阻力而形成潜艇舰船(尤其是潜艇)超速航行并节能大半牵引动力的潜艇舰船节能与超速的螺旋桨技术和“钻头效应”工作原理。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潜艇 舰船 前置 贯流式 螺旋桨 技术 | ||
【主权项】:
一种潜艇舰船前置贯流式螺旋桨技术,艇艉设有常规水平、方向舵(26)和螺旋桨(27),舰桥(41)的水平围壳舵(29),其特征是:舰桥(41)的水平围壳舵(29)下的艇体前段或自前段到中、后段整设护壳方向舵(30),舵(30)壳内的艇艏艇体前段或自前段到中、后段整套设贯流式贯流式钻头螺旋桨,螺旋浆套设于艇艏与艇体舱壁(15)内外径向、轴向的主轴轴承架系(9)之上的自正前端或到中段乃至中后段,前端端面上设转子(3)背里的内大桨室(32)内在;转子(3)的转子轮体(35)的轴向口(34)穿空心转轴(16)或加设轴(16)内的外有定轴盖(67)的中空定轴(66),轴(66)内设固定鱼雷发射筒管道(68),轴(16)内同心圆穿轴(66)或一同贯通艇舱(19)于推力轴承架(37)和主轴轴承架系(9)上;转子轮体(35)外设小桨室(33),室(33)轴向扣转子盖(5),盖(5)外冠面与轮体(35)的外廓面统一的椭球冠体转子(3);转子(3)有十六或若干条全等且三维超侧弧斜桨叶(49),桨叶(49)叶高叶宽近零值始于冠盖口1(39)至公共短轴对称线(25)止为正椭球台外廓体,体或在每个公共短轴确认值的造型系列以公共短轴对称线(25)的长轴坐标上分别选取二、四、六、八乃至若干倍于公共短轴趋势分别按平角浆桨叶线(74)、二倍平角桨叶线(75)、三倍平角桨叶线(76)、四倍平角桨叶线(77)乃至若干倍平角桨叶(49)椭球面模型线获取相应地进一步超高速潜艇舰船、民船客轮货轮的贯流式钻头螺旋浆造型的椭球冠、台体曲线模型;转子(3)体外游隙设贯流筒(1)延喇叭台体呈“小钟”或“大钟”形的空泡盘臂(72)及液压进退的挑流坎(14)局成向后伞状喷射海水的喷射口(6)的定子贯流筒(1),筒(1)始于转子(3)旋转轮廓的中间偏后设吸水口(40)到短轴对称线(25)止流线一体接入贯流筒(1)的空泡盘臂(72)喇叭筒部分;另在前置贯流式钻头螺旋浆的周体到整艇中部偏前位置设壳舵门轴(45)装对扣外壳的由开度机(79)壳舵臂(86)调控后为方向舵的护壳方向舵(30)的潜艇、水面舰船、各种运输潜艇、单头或中大型母子潜艇的前置贯流式钻头螺旋桨结构及贯流式钻头螺旋桨“钻头效应”工作原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管理;赵俊峰;管学彬,未经管理;赵俊峰;管学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196120.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式增压装置
- 下一篇:镗孔专用工件固定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