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NDIR的智能红外气体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98940.2 | 申请日: | 201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3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梁永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5 | 分类号: | G01N21/35;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戎文华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NDIR的智能红外气体传感器,包括气体吸收腔、热释电探头和网罩;其气体吸收腔是由半球型的第一气体吸收室和浅凹球面的第二气体吸收室构成,气体吸收腔的顶面和侧壁设置有腔室内壁面正交的通气孔,气体吸收腔内设有至少一个红外光源和两个呈正交型或非正交型热释电探头,每个热释电探头设置有两个窄带滤光片端口,一个为参考端,另一个为探测端。本发明气体吸收腔为开放式蝶形气室,增加了腔室光能的利用率和光信号的信噪比,消除了环境干扰和光强不均匀等因素造成的测量漂移现象,并可预测待测气体的真实浓度,通过加权累加算法可有效修正实测气体浓度,提高了气体检测的灵敏性及快速检测响应时间,以及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和检测稳定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ndir 智能 红外 气体 传感器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NDIR的智能红外气体传感器,包括气体吸收腔、热释电探头和网罩;所述气体吸收腔(4)是包括第一气体吸收室(6)和第二气体吸收室(11);所述第一气体吸收室(6)是其周侧壁设置有至少两个以上的侧壁通气孔(5),及其相应的,所述顶面设置有至少两个以上的顶面通气孔(18),且二者正交并重合于气体吸收腔(4)的内壁表面;其第一气体吸收室(6)的外圆柱呈第一外圆柱阶梯台面(14)和第二外圆柱阶梯台面(15);所述热释电探头(13)是设置在第二气体吸收室(11)内,在设置有两个热释电探头(13)时,两个热释电探头(13)呈正交型90o设置,或呈非正交型120o设置,且每个热释电探头(13)设置有两个窄带滤光片端口,一个为参考端,另一个为探测端;所述网罩是包括第一网罩(3)和第二网罩(7),所述第一网罩(3)是设置于第一气体吸收室(6)的上端面;所述第二网罩(7)是设置于第一气体吸收室(6)的圆环槽(1)内;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NDIR智能红外气体传感器,所述第一气体吸收室(6)是呈半球型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19894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降膜蒸发再沸器
- 下一篇:车辆无级变速器低功耗硬件在环试验台及试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