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初始反极性方向行波的辨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99061.1 | 申请日: | 201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3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峰;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初始反极性方向行波的辨识方法,该方法可有效识别各种情况的初始反极性方向行波波头,并且不受故障类型、模量透射及模量衰减等因素的影响。该方法的步骤如下:1)行波测距装置录波启动;2)检测故障初始行波并记录其到达测量端本端时刻t1,并提取其后[0,2tMF+2tNF)区间内的行波信号,tMF、tNF分别为故障行波由故障点传播至测量端本端、对端所需时间;3)实测Δt1、Δt2的数值,利用基于Δt1/Δt2=f(LMF)判据判别初始反极性方向行波性质;4)若出现特殊点,利用基于Δt1与故障距离间的函数特征判据对特殊点进行识别;5)若步骤(4)中出现极端情况,则结合实际录波线零模分量衰减规律进一步判断。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初始 极性 方向 行波 辨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初始反极性方向行波的辨识方法,故障发生后分别检测故障初始行波和第二个同极性波头的时间差Δt1,以及第二个同极性波头与初始反极性方向行波的时间差Δt2,利用Δt1/Δt2和故障距离之间的函数关系作为判据辨识初始反极性方向行波;对于特殊点则利用Δt1与故障距离间的函数特征判据进行进一步识别;而对于极端情况则结合线零模分量的衰减规律进行分析识别,其特征是,该方法的实现步骤如下:1)行波测距装置录波启动;2)检测故障初始行波并记录其到达测量端本端时刻t1,并提取其后[0,2tMF+2tNF)区间内的行波信号,tMF、tNF分别为故障行波由故障点传播至测量端本端、对端所需时间;3)实测Δt1、Δt2的数值,利用基于Δt1/Δt2=f(LMF)判据判别初始反极性方向行波性质;4)若出现特殊点,利用基于Δt1与故障距离间的函数特征判据对特殊点进行识别;5)若步骤4)中出现极端情况,则结合实际录波线零模分量衰减规律进一步判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19906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