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大规模快闪存储器的灵敏放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4364.8 | 申请日: | 201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0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张君宇;张满红;霍宗亮;谢常青;潘立阳;陈映平;刘阿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11C7/06 | 分类号: | G11C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大规模快闪存储器的灵敏放大器。所述用于大规模快闪存储器的灵敏放大器包括PMOS管MP1、PMOS管MP2、PMOS管MP3、PMOS管MP4、PMOS管MP5、PMOS管MP6、PMOS管MP7、PMOS管MP8、PMOS管MP9、NMOS管MN1、NMOS管MN2、NMOS管MN3、NMOS管MN4、NMOS管MN5、NMOS管MN6、NMOS管MN7、NMOS管MN8、NMOS管MN9和旁路电容C。本发明具有读出速度快,可靠性高的特点,尤其在高密度,大规模的快闪存储器系统中优势更为明显,有效改善了高密度大规模存储器预充速度慢,多单元读取感应速度慢等现状。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大规模 闪存 灵敏 放大器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大规模快闪存储器的灵敏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PMOS管MP1、PMOS管MP2、PMOS管MP3、PMOS管MP4、PMOS管MP5、PMOS管MP6、PMOS管MP7、PMOS管MP8、PMOS管MP9、NMOS管MN1、NMOS管MN2、NMOS管MN3、NMOS管MN4、NMOS管MN5、NMOS管MN6、NMOS管MN7、NMOS管MN8、NMOS管MN9和旁路电容C;所述PMOS管MP1、PMOS管MP2、PMOS管MP3、PMOS管MP4、PMOS管MP5、PMOS管MP6、PMOS管MP7、PMOS管MP8和PMOS管MP9的衬底接电源电压;所述NMOS管MN1、NMOS管MN2、NMOS管MN3、NMOS管MN4、NMOS管MN5、NMOS管MN6、NMOS管MN7、NMOS管MN8和NMOS管MN9的衬底接地;所述PMOS管MP1的源端接电源电压,栅端接预充使能信号PREC_A,漏端同时接到NMOS管MN2的漏端和NMOS管MN3的源端,组成第一条预充支路;所述PMOS管MP2和PMOS管MP3组成第二条预充支路,所述PMOS管MP2的源端和衬底同时接电源电压,漏端接到PMOS管MP3的源端,栅端接到PMOS管MP3的漏端,所述PMOS管MP3的栅端接预充使能信号PREC_B,漏端接到NMOS管MN3的漏端;所述NMOS管MN3的栅端接到PMOS管MP4和NMOS管MN4组成的钳位反相器的输出端,源端接到PMOS管MP4和NMOS管MN4组成的钳位反相器的输入端,同时接到NMOS管MN1和NMOS管MN2的漏端;所述NMOS管MN1的栅端接放电信号DISC,在无操作时对灵敏放大器电路进行放电;所述NMOS管MN2的栅端接选通信号BANK,使得灵敏放大器与存储数据通道隔离开,所述NMOS管MN2的源端接到存储数据通道输入DATA;所述PMOS管MP5、PMOS管MP6、PMOS管MP7和PMOS管MP8组成电流镜像模块;所述PMOS管MP5和PMOS管MP7栅端连接在一起并外接使能信号EN_SA,所述PMOS管MP5的漏端分别连到PMOS管MP6的源端,所述PMOS管MP7的漏端连到MP8的源端,所述PMOS管MP6和PMOS管MP8的栅端连接在一起并接到PMOS管MP6的漏端,从而将读取到的数据通道电流镜像到PMOS管MP6和PMOS管MP8支路上;所述PMOS管MP8的漏端连接到由PMOS管MP9和PMOS管MN5组成的感应输出反相器的输入端,感应输出反相器的输出端为灵敏放大器的输出端,同时PMOS管MP8的漏端连接到NMOS管MN6的漏端;所述NMOS管MN6、NMOS管MN7、NMOS管MN8和NMOS管MN9组成参考电流输入端的电流镜像模块;所述NMOS管MN8的漏端外接输入参考电流Iref,同时连接到NMOS管MN6和NMOS管MN8的栅端,所述NMOS管MN8的源端连接到NMOS管MN9的漏端和栅端,同时连接到旁路电容C的一端,所述旁路电容C的另一端接地;所述NMOS管MN7和NMOS管MN9的栅端连接到一起,所述NMOS管MN7的漏端连接到NMOS管MN6的源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0436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