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辣根过氧化物酶对酰胺类农药废水原位处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4780.8 | 申请日: | 201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8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蔡喜运;林玲云;陈景文;乔显亮;李雪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侯明远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辣根过氧化物酶对酰胺农药废水原位处理的方法,属于农药废水治理技术领域。其特征是该方法所用的催化剂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及H2O2,催化废水中的苯胺中间体形成油状聚合物,絮凝农药废水中的酰胺农药及其它合成中间体,酶促反应速率快,处理效率高;同时HRP及H2O2的应用范围广泛、价廉易得,操作方法简单,投入成本低。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及H2O2处理酰胺农药废水,同时降低农药原药、农药中间体及其他有机物的浓度,无其它污染物的加入,无二次污染,是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新型废水处理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辣根过氧化物酶 酰胺类 农药 废水 原位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辣根过氧化物酶对酰胺农药废水原位处理的方法,在酰胺农药的三氯氧化工艺、氯乙酰氯工艺或甲叉法工艺中,在酰化、缩合废水中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与H2O2,催化酰胺农药的苯胺中间体2‑甲基‑6‑乙基苯胺(MEA)、2,6‑二乙基苯胺(DEA)或2,6‑二甲基苯胺形成聚合物絮凝农药原药及其它原料中间体;其特征在于如下步骤:(1)根据农药厂酰化废水及缩合废水中酰胺类农药及苯胺中间体浓度分别配制模拟水样和混合水样;(2)将酰胺农药原药及其对应的苯胺中间体加入(1)中的模拟水样中,然后加入1.0‑1.5UI/ml HRP和10‑20mM H2O2,在pH 2.6‑7.0、温度8‑56℃、200rpm转速的条件下反应6h;所述酰胺农药主要为甲草胺、乙草胺、异丙甲草胺、丙草胺、异丙草胺及丁草胺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浓度范围1‑200ppm;所述苯胺中间体主要为2‑甲基‑6‑乙基苯胺(MEA)、2,6二乙基苯胺(DEA),浓度范围2‑1345pp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0478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