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抗投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6884.2 | 申请日: | 201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3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勇;肖立业;戴少涛;张志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H9/02 | 分类号: | H02H9/02;H02H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关玲 |
地址: | 10019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阻抗投切装置。本发明在旁路状态下,对连接的电路呈现一种几乎无阻的通路,对电路不产生影响,而在电路需要改变阻抗时,可以将所需的阻抗安全可靠地向该电路进行投切,以改变该电路的阻抗。本发明主要运用于电网潮流控制和故障限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抗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阻抗投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用于单相电力连接线时,所述的阻抗投切装置中: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组成可控桥(CB);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的阳极连在一起,构成第一直流连接点(PD1),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在一起,构成第二直流连接点(PD2),第一开关(S1)的阴极和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在一起,构成第一交流连接点(PA1),第二开关(S2)的阴极和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在一起,构成第二交流连接点(PA2);第一交流连接点(PA1)与投切阻抗(Z)的一端相连,构成第一对外连接点(PO1);第二交流连接点(PA2)与投切阻抗(Z)的另一端相连,构成第二对外连接点(PO2);压敏电阻(M)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直流连接点(PD1)和第二直流连接点(PD2)相连;第一电阻(R1)和电容(C)构成吸收电路(SN),第一电阻(R1)一端与第一直流连接点(PD1)相连,另一端与电容(C)的一端相连,电容(C)的另一端与第二直流连接点(PD2)相连;第三开关(S3)、第二电阻(R2)和第三二极管(D3)构成过电压保护电路(VP),第三开关(S3)的阳极与第一直流连接点(PD1)相连,第三开关(S3)的阴极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相连,构成第三交流连接点(PA3),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与第二直流连接点(PD2)相连,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第三交流连接点(PA3)相连,第二电阻(R2)另一端与第二直流连接点(PD2)相连;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为逆导型开关,所述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阳极到阴极的开关状态由外部触发电路来控制,而阴极到阳极始终处于开通状态;所述逆导型开关或者用一个逆阻型开关反并联一个二极管来代替所述的逆导型开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0688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感性电路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接近开关安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