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量回馈的高压变频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10437.4 | 申请日: | 201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4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毕平劲;王宏英;龚世缨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5/10 | 分类号: | H02M5/10;H02M5/458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22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量回馈的高压变频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矢量变换控制原理,将每相串联的功率单元分为两种类型。在电机制动时,其中一种类型的功率单元吸收电机输出的有功功率并回馈给电网,称为再生单元。另一种类型的功率单元为电机励磁提供所需的无功功率,称为非再生单元。本发明特征在于:利用矢量变换控制原理,在变频拖动系统制动时,不同类型的功率单元分别吸收有功功率和输出无功功率,不仅能提供所需的制动转矩,还能维持直流母线电压稳定,简化了主电路结构,提高了系统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量 回馈 高压 变频器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能量回馈的高压变频器装置,包括移相变压器(10)、第一再生功率单元(1),第二再生功率单元(2),第三再生功率单元(3),第一非再生功率单元(4),第二非再生功率单元(5),第三非再生功率单元(6),第四非再生功率单元(7),第五非再生功率单元(8),第六非再生功率单元(9),其特征在于:移相变压器(10)设有一次绕组(100)一组,接成星形或角形,设有二次绕组九组,分为三部分:第一二次绕组(101)、第二二次绕组(102)、第三二次绕组(103)组成第一部分;第四二次绕组(104)、第五二次绕组(105)、第六二次绕组(106)组成第二部分;第七二次绕组(107)、第八二次绕组(108)、第九二次绕组(109)组成第三部分,每部分中三组二次绕组对应的线电压依次相差的电角度为20电角度;一次绕组(100)与三相电源相连接;第一二次绕组(101)的三个输出端与第一再生功率单元(1)的三个输入端相连接;第二二次绕组(102)的三个输出端与第二再生功率单元(2)的三个输入端相连接;第三二次绕组(103)的三个输出端与第三再生功率单元(3)的三个输入端相连接;第四二次绕组(104)的三个输出端与第一非再生功率单元(4)的三个输入端相连接;第五二次绕组(105)的三个输出端与第二非再生功率单元(5)的三个输入端相连接;第六二次绕 组(106)的三个输出端与第三非再生功率单元(6)的三个输入端相连接;第七二次绕组(107)的三个输出端与第四非再生功率单元(7)的三个输入端相连接;第八二次绕组(108)的三个输出端与第五非再生功率单元(8)的三个输入端相连接;第九二次绕组(109)的三个输出端与第六非再生功率单元(9)的三个输入端相连接;每个再生功率单元和每个非再生功率单元的H桥逆变器都有两个交流输出端,第一再生功率单元(1)及第一非再生功率单元(4)和第四非再生功率单元(7)的交流输出端依次串联,组成高压变频器交流输出的一相;第二再生功率单元(2)及第二非再生功率单元(5)和第五非再生功率单元(8)的交流输出端依次串联,第三再生功率单元(3)及第三非再生功率单元(6)和第六非再生功率单元(9)的交流输出端依次串联,组成高压变频器交流输出的另外两相;每相的一个对应端连接在一起,构成星形连接,每相的另一端与三相负载的一个输入端相连接,构成高压变频器三相交流输出端与三相交流负载三个输入端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三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1043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滤芯装配机的密封圈上料机构
- 下一篇:真空吸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