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短路失控的电路模块端口布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18317.9 | 申请日: | 2011-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8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圣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圣平 |
主分类号: | H03K19/0175 | 分类号: | H03K19/0175;H02H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5400 湖北省武穴***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短路失控的电路模块端口布置方法,可以简单地解决有关防失控电路核心模块端口(引脚)之间发生短路而引起失控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对核心电路模块(IC)端口位置进行安全排列布置。本方法虽然简单,但防止相邻端口(引脚)之间短路失控的效果特好,进一步完善了核心电路模块(IC)防失控的功能和性能,使系统电路具有全面防失控能力。因此,本发明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短路 失控 电路 模块 端口 布置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防短路失控的电路模块端口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核心电路模块(IC)端口位置进行以下某种/某些安全排列布置方法:(1)将传感信号电位输入端口(Vi/VI)与电源正极或负极输入端口(V+/V‑)、或与上限基准设置输入端口(VH)、或与下限基准设置输入端口(VL)、或与正相输出控制端口(Vzo/Vo)、或与优先控制输入端口(VFK)、或与保显输出/复位输入端口(BER)、或与保显输出/模式控制端口(KSR)相邻排布,但传感信号电位输入端口(Vi/VI)应远离(不能邻近)反相输出控制端口(Vo1/Vo2)和电容放电端口(DIS)排布;(2)将上限基准设置输入端口(VH)与传感信号电位输入端口(Vi/VI)、或与下限基准设置输入端口(VL)、或与正相输出控制端口(Vzo/Vo)、或与优先控制输入端口(VFK)、或与保显输出/复位输入端口(BER)、或与保显输出/模式控制端口(KSR)相邻排布,但上限基准设置输入端口(VH)应远离(不能邻近)反相输出控制端口(Vo1/Vo2)和电容放电端口(DIS)及电源正极输入端口(V+)排布;(3)将下限基准设置输入端口(VL)与传感信号电位输入端口(Vi/VI)、或与上限基准设置输入端口(VH)、或与反相输出控制端口(Vo1/Vo2)、或与电容放电端口(DIS)、或与保显输出/复位输入端口(BER)、或与保显输出/模式控制端口(KSR)、或与电源负极输入端口(V‑)相邻排布,但下限基准设置输入端口(VL)应远离(不能邻近)正相输出控制端口(Vzo/Vo)和优先控制输入端口(VFK)及电源正极输入端口(V+)排布;(4)将正相输出控制端口(Vzo/Vo)或优先控制输入端口(VFK)与传感信号电位输入端口(Vi/VI)、或与上限基准设置输入端口(VH)、或与反相输出控制端口(Vo1/Vo2)、或与电源正极输入端口(V+)相邻排布,但正相输出控制端口(Vzo/Vo)或优先控制输入端口(VFK)应远离(不能邻近)下限基准设置输入端口(VL)和电源负极输入端口(V‑)及保显输出/复位输入端口(BER)、或保显输出/模式控制端口(KSR)排布;(5)将反相输出控制端口(Vo1/Vo2/Vo)或电容放电端口(DIS)与下限基准设置输入端口(VL)、或与保显输出/复位输入端口(BER)、或与保显输出/模式控制端口(KSR)或与正相输出控制端口(Vzo/Vo)、或与电源负极输入端口(V‑)相邻排布,但反相输出控制端口(Vo1/Vo2/Vo)或电容放电端口(DIS)应远离(不能邻近)传感信号电位输入端口(Vi/VI)、上限基准设置输入端口(VH)和优先控制输入端口(VFK)及电源正极输入端口(V+)排布;(6)将保显输出/复位输入端口(BER)或保显输出/模式控制端口(KSR)与传感信号电位输入端口(Vi/VI)、或与优先控制输入端口(VFK)、或与反相输出控制端口(Vo1/Vo2)、或与电容放电端口(DIS)、或与下限基准设置输入端口(VL)、或与电源负极输入端口(V‑)相邻排布,但保显输出/复位输入端口(BER)或保显输出/模式控制端口(KSR)应远离(不能邻近)正相输出控制端口(Vzo/Vo)和上限基准设置输入端口(VH)及电源正极输入端口(V+)排布;(7)将计数/定时控制输出端口(Q)与传感信号电位输入端口(Vi/VI)、或与上限基准设置输入端口(VH)、或与下限基准设置输入端口(VL)、或与输出控制端口(Vo)、或与保显输出/模式控制端口(KSR)、或与电源正极输入端口(V+)、或与电源负极输入端口(V‑)相邻排布;(8)将电源正极输入端口(V+)与正相输出控制端口(Vzo/Vo)、或与优先控制输入端口(VFK)、或与传感信号电位输入端口(Vi/VI)、或与电源负极输入端口(V‑)相邻排布,但电源正极输入端口(V+)应远离(不能邻近)上限基准设置输入端口(VH)、下限基准设置输入端口(VL)、反相输出控制端口(Vo1/Vo2)和保显输出/复位输入端口(BER)及保显输出/模式控制端口(KSR)排布;(9)将电源负极输入端口(V‑)与上限基准设置输入端口(VH)、或与下限基准设置输入端口(VL)、或与传感信号电位输入端口(Vi/VI)、或与反相输出控制端口(Vo1/Vo2)、或与电容放电端口(DIS)、或与保显输出/复位输入端口(BER)、保显输出/模式控制端口(KSR)相邻排布,但电源负极输入端口(V‑)应远离(不能邻近)正相输出控制端口(Vzo/Vo)和优先控制输入端口(VFK)排布;(10)将高于上限触发输入端口(ViH/ViP)与电源正极输入端口(V+)、或与反相输出控制端口(Vo1/Vo2/Vo)、或与低于上限触发输入端口(ViL)相邻排布,但输出状态置位设置端口(VC)应远离(不能邻近)电源正极输入端口(V+)和电源负极输入端口(V‑)及高于上限触发输入端口(ViH/ViP)排布;(11)将低于上限触发输入端口(ViL)与电源正极输入端口(V+)、或与反相输出控制端口(Vo1/Vo2/Vo)、或与高于上限触发输入端口(ViH/ViP)、或与输出状态置位设置端口(VC)相邻排布,但低于上限触发输入端口(ViL)应远离(不能邻近)电源负极输入端口(V‑)排布;上述排列布置方法,适用于所有需要防止邻近端口短路失控的核心电路模块(IC),所述的核心电路模块(IC),可以是与越底反控时基电路相关、或与其功能等效的防失控电路,也可以是各种通用/专用电路、或模拟和数字电路、或单片机电路构成的防失控电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圣平,未经刘圣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1831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