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源固锌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20582.0 | 申请日: | 201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8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彭红云;邢严;张梦希;杨肖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G99/00 | 分类号: | C07G99/00;B09C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源固锌化合物:为从东南景天的茎叶中提取的化合物,浅黄色粉末,空气中极易吸潮成棕色粉末,易溶于水;红外光谱(KBr压片):3355cm-1处为-OH的特征峰;2929cm-1处为-CH2的特征峰;1515cm-1和749cm-1处为苯环特征峰,830cm-1处为对位取代苯环的特征峰;1384cm-1处为-NO2的特征峰;1075cm-1处为C-O(H)的特征峰;1619cm-1处为样品中吸附的水的特征峰。本发明还同时提供了上述植物源固锌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植物源固锌化合物的用途为:用于促进东南景天的茎叶中锌的积累。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源固锌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主权项】:
植物源固锌化合物,其特征在于:为从东南景天的茎叶中提取的化合物,浅黄色粉末,空气中极易吸潮成棕色粉末,易溶于水;红外光谱(KBr压片):3355cm‑1处为‑OH的特征峰;2929cm‑1处为‑CH2的特征峰;1515cm‑1和749cm‑1处为苯环特征峰,830cm‑1处为对位取代苯环的特征峰;1384cm‑1处为‑NO2的特征峰;1075cm‑1处为C‑O(H)的特征峰;1619cm‑1处为样品中吸附的水的特征峰;核磁共振氢谱1H NMR(500MHz,DMSO‑d6):δ10.941(s,1H),7.576(d,J=8Hz,1H),7.357(d,J=8Hz,1H),7.225(s,1H),7.076(t,J=7.5Hz,1H),6.987(t,J=7.5Hz,1H),3.517(m,3H),2.985(m,4H),2.380(s,1H),1.246(s,1H),1.083(d,J=7.5Hz,1H),0.863(m,3H).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125MHz,DMSO‑d6):δ136.790,127.875,124.558,121.368,118.819,118.745,111.773,63.397,60.647,56.472,55.340,55.125,53.913,53.252,29.432,27.533,25.083,18.99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2058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