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近晶相液晶显示屏用快速老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28197.0 | 申请日: | 2011-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9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任宇;孙刚;夏兴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汉朗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G02F1/133;G09G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张卫华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晶相液晶显示屏用快速老化方法,该方法包括重复执行以下步骤至少一次:将全屏划分成排列成矩阵结构的P×Q个矩形区域;第一预定时间内使全屏为雾状避光状态;第一实施时间内,使全屏各个矩形区域呈现为雾状避光状态或全透明状态,每个矩形区域的显示状态与其相邻的所有矩形区域相异;停止加载驱动信号并持续一个设定时间;第二预定时间内使全屏为雾状避光状态;第二实施时间内,使全屏每个矩形区域的显示状态与第三个步骤中的显示状态相异;停止加载驱动信号并持续一个设定时间。与传统的老化方法相比,本发明方法加强了对近晶相液晶显示屏的老化强度,加快了老化速度,改善了老化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近晶相 液晶显示屏 快速 老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近晶相液晶显示屏用快速老化方法,该近晶相液晶显示屏包括第一基体层和第二基体层,在第一基体层与第二基体层之间设有包括近晶相液晶和导电物的混合层,第一基体层朝向混合层的一侧设有第一导电电极层,第二基体层朝向混合层的一侧设有第二导电电极层,第一导电电极层由M个行电极组成,第二导电电极层由N个列电极组成,该M个行电极与该N个列电极相正交而形成M×N的像素点阵列,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重复执行以下步骤a‑g至少一次:a.将该近晶相液晶显示屏的全屏划分成排列成矩阵结构的P×Q个矩形区域,P、Q为正整数且P、Q不同时为1;b.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将一对低频脉冲信号分别加载到各个行电极、各个列电极上,使该近晶相液晶显示屏的全屏呈现为雾状避光状态,然后停止加载该对低频脉冲信号;c.在第一实施时间内,对步骤a中划分的各个矩形区域对应的行、列电极在该第一实施时间内的相应时间段内加载相应高频脉冲驱动信号,使每个矩形区域呈现为雾状避光状态或全透明状态,其中:每个矩形区域呈现的显示状态与其相邻的所有矩形区域所呈现的显示状态相异,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所有矩形区域对应的行、列电极在同一时间段分别加载相应高频脉冲驱动信号;d.停止向行、列电极加载高频脉冲驱动信号并持续一个设定时间;e.在第二预定时间内将一对低频脉冲信号分别加载到各个行电极、各个列电极上,使该近晶相液晶显示屏的全屏再次呈现为雾状避光状态,然后停止加载该对低频脉冲信号;f.在第二实施时间内,对步骤a中划分的各个矩形区域对应的行、列电极在该第二实施时间内的相应时间段内加载相应高频脉冲驱动信号,使每个矩形区域呈现为雾状避光状态或全透明状态,其中:每个矩形区域呈现的显示状态与步骤c中所呈现的显示状态相异,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所有矩形区域对应的行、列电极在同一时间段分别加载相应高频脉冲驱动信号;g.停止向行、列电极加载高频脉冲驱动信号并持续一个设定时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汉朗光电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汉朗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2819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农用钻井机
- 下一篇:增加旋挖钻机加压力和稳定性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