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炉前铁水脱硫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6129.9 | 申请日: | 201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4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荣;王红斌;安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1/02 | 分类号: | C21C1/02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卢茂春 |
地址: | 0300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高炉炉前铁水脱硫方法,属于高炉炉外铁水脱硫,第一次脱硫是将内含脱硫剂的包芯线插入正在出铁的主沟铁液中,使包芯线在铁液中熔化发生化学反应脱硫,包芯线内含的脱硫剂配料的质量百分比为:20%的粒度为0.5~1.0mm钝化金属镁细粒、30%的CaO、20%的MgO、15%的CaC2、5%的CaF2、5%的C、剩余为SiO2、MnO5%;第二次脱硫是在铁水罐内投放脱硫剂进行脱硫,脱硫剂的配料质量百分比为:钝化金属镁颗粒为50%、苏打粉为30%、高炉重力除尘灰为20%。本发明脱硫后铁水硫含量可降低到0.029%以下,脱硫剂总单耗约0.6~1.3公斤/吨铁,脱硫成本较低。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铁水 脱硫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高炉炉前铁水脱硫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两次脱硫,第一次脱硫是在出铁主沟铁液中,第二次脱硫是在铁水罐内;所述在第一次脱硫是利用出铁场平台和风口平台之间的有限空间,布置喂线机,将内含脱硫剂的包芯线插入正在出铁的主沟铁液中,同时在包芯线的出线定位装置内,通入冷却气体对包芯线进行冷却降温,冷却气体的压力为500~700Kpa,流量为1000~5000m3/h,调整喂线机的转速为0.1~2m/s,使包芯线在铁液中熔化发生化学反应脱硫;所述的包芯线的外壳厚度为0.2~0.3mm,采用低碳薄钢带,所述的包芯线内含的脱硫剂配料的质量百分比为:20%的粒度为0.5~1.0mm钝化金属镁细粒、30%的CaO、20%的MgO、15%的CaC2、5%的CaF2、5%的C、剩余为SiO2、MnO5%;所述第二次脱硫是在铁水罐内投放脱硫剂进行脱硫,脱硫剂的配料质量百分比为:钝化金属镁颗粒为50%、苏打粉为30%、高炉重力除尘灰为2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3612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外观保持的三维模型简化方法
- 下一篇:音乐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