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41969.4 | 申请日: | 2011-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0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安新城;韩诗畴;戴建青;李军;李志刚;吕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A01K67/033;A23K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刘明星;余炳和 |
地址: | 5102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的工艺。它将餐厨垃圾经固液分离,使其含水率为65~85%,然后破碎成粒径为2~50mm的颗粒,以餐厨垃圾∶辅料质量比为1∶0.25~1在餐厨垃圾中加入辅料形成处理料,再在每吨处理料中加500~1200万头3~6日龄的黑水虻幼虫形成混合料,所述的辅料为植物纤维类辅料;将混合料加入滚筒式黑水虻生物处理器的滚筒中,使滚筒内的混合料的温度为32~42℃,相对湿度为35~75%,3~5天后卸料,再筛分将黑水虻幼虫与处理残余分开,处理残余经烘干粉碎后即可作为饲料。本发明在理想条件下将处理周期控制在72小时内,即可将餐厨垃圾转化为成品饲料,就为餐厨垃圾处理站的持续作业提供了良好的保障,较小的库存不仅节省了空间和资源,也避免了潜在的污染风险。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黑水 处理 垃圾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餐厨垃圾经固液分离,使得分离后的餐厨垃圾的含水率为65~85%,然后将其破碎成粒径为2~50mm的颗粒,以餐厨垃圾∶辅料质量比为1∶(0.25~1)在餐厨垃圾中加入辅料形成处理料,再在每吨处理料中加入500~1200万头3~6日龄的黑水虻幼虫,形成混合料,所述的辅料为植物纤维类辅料;(2):将混合料加入滚筒式黑水虻生物处理器的滚筒中,控制滚筒式黑水虻生物处理器上的抽风机和驱动装置,使得滚筒内的混合料的温度为32~42℃,相对湿度为35~75%,3~5天后卸料,再筛分将黑水虻幼虫与处理残余分开,处理残余经烘干粉碎后即可作为饲料;所述的滚筒式黑水虻生物处理器,包括滚筒,滚筒的一侧端面上设有进风口,进风口上套有孔径小于10mm的筛网,在另一端面上设有出料门和抽风机,抽风机的进风口上罩有孔径小于5mm的筛网,在靠近进风口所在的端面的滚筒圆周面上设有能开闭的进料口,抽风机还外接空气过滤器,在滚筒的底部支撑有若干根滚轴,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滚轴旋转,滚轴支撑于其下部的支撑装置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未经广东省昆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4196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