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腹部肿块的止疼药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45734.2 | 申请日: | 201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6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高生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生才 |
主分类号: | A61K36/533 | 分类号: | A61K36/533;A61P29/00;A61K33/06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张彬 |
地址: | 467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用于治疗腹部肿块的止疼药,其原料由当归、茵陈、白芷、石膏、野菊花、凤仙花和益母草组成,各原料的加入量是:当归10—30g、茵陈10—30g、白芷10—30g、石膏20—50g、野菊花10—30g、凤仙花15—30g、益母草20—50g;分别将各原料粉碎至200—300目颗粒,一同放入容器内,然后加入500—800ml水,先用武火加热至沸腾,然后改为文火熬制15—45分钟,过滤分离得到药液,制得产品。本发明的中药方剂,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疼、软坚散结、调节气血的疗效,其生产成本低,无副作用,有效治疗和减轻因腹内肿块而引起的疼痛症状。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治疗 腹部 肿块 止疼药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用于治疗腹部肿块的止疼药,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由当归、茵陈、白芷、石膏、野菊花、凤仙花和益母草组成,各原料的加入量是:当归10—30g、茵陈10—30g、白芷10—30g、石膏20—50g、野菊花10—30g、凤仙花15—30g、益母草20—50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生才,未经高生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4573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