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豆科黄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中一种致毒物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1621.3 | 申请日: | 201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3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高坤;南志标;陈佳;陈建军;李亚;魏石磊;李彦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21/33;G01N1/40;G01N30/06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张晋 |
地址: | 730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豆科黄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中一种致毒物检测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是:先将待检测植物粉碎后用醇与水的溶液或丙酮进行浸取提取,将所得到的提取液浓缩得到浸膏,再将浸膏用水溶解后用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进行萃取,然后检测萃取液中化合物7,3′-二羟基-2′,4′-二甲氧基-异黄烷的含量,根据检测得到被检植物中所含的化合物7,3′-二羟基-2′,4′-二甲氧基-异黄烷含量的多少确定被检植物是否属于染病有毒的病株。 | ||
搜索关键词: | 豆科 黄芪 多年生 草本植物 一种 毒物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豆科黄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中一种致毒物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待检测植物粉碎后用醇与水的溶液或丙酮进行浸取提取,将所得到的提取液浓缩得到浸膏,再将浸膏用水溶解后用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进行萃取,然后检测萃取液中化合物7,3′‑二羟基‑2′,4′‑二甲氧基‑异黄烷的含量,根据检测得到被检植物中所含的化合物7,3′‑二羟基‑2′,4′‑二甲氧基‑异黄烷含量的多少确定被检植物是否属于染病有毒的病株。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5162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探测仪器的校准
- 下一篇:硬磁盘驱动器抗振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