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形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56014.6 | 申请日: | 201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9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曾建华;陈永;陈天明;李清春;杨森祥;吴国荣;曾耀先;陈怀杰;潘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6 | 分类号: | C21C7/06;C21C7/07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武森涛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控制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形态的方法,属于冶金领域。本发明提供了控制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形态的方法,包括转炉冶炼工序、转炉出钢工序、LF精炼工序和连铸工序,其中,LF精炼工序中,分至少两批次加入低碱度精炼渣和含硅脱氧剂,每次低碱度精炼渣添加后再加入含硅脱氧剂,低碱度精炼渣的加入量为10~18kg/t钢,含硅脱氧剂的加入量为1.2~3.0kg/t钢。本发明方法有效控制了帘线钢或钢绞线钢等高品质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如Al2O3、CaO、SiO2、MnO等)的形态,并使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形成低熔点、塑性的复合夹杂物,从而提高了钢的使用寿命及其拉拔性能,提高了产品品质。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中非 金属 夹杂 形态 方法 | ||
【主权项】:
控制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形态的方法,包括转炉冶炼工序、转炉出钢工序、LF精炼工序和连铸工序,其特征在于:LF精炼工序中,分至少两批次加入低碱度精炼渣和含硅脱氧剂,每次低碱度精炼渣添加后再加入含硅脱氧剂,低碱度精炼渣的加入量为10~18kg/t钢,含硅脱氧剂的加入量为1.2~3.0kg/t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5601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铋包芯线
- 下一篇:一种固定相和利用该固定相纯化脂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