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柱塞式双筒防煤粉排采泵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0625.8 | 申请日: | 201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7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福;刘春花;綦耀光;徐敬;许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F04B47/00 | 分类号: | F04B47/00;F04B5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6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柱塞式双筒防煤粉排采泵,能防止偏磨和煤粉埋泵、卡泵以及延长检泵周期。它是由扶正体、泵筒总成、柱塞总成、出液阀和进液阀总成组成;扶正锁爪插入上接箍的锁套中,实现扶正体的定位密封,避免柱塞与泵筒间发生偏磨;内筒可阻挡杆管环空沉积的煤粉进入柱塞和泵筒的间隙,煤粉经外筒和泵筒间的环形空腔回落到尾管中,防止煤粉埋泵;长柱塞短泵筒的结构可及时排出柱塞和泵筒间隙的煤粉,保护泵筒内外工作表面,防止卡泵;防煤粉槽中储存的井液经射流孔冲洗出液阀罩内和出液阀上部沉积的煤粉,实现出液阀的自冲洗功能,防止煤粉堵泵;弹簧配合进液阀球定位销可辅助进液阀球的快速复位,实现低沉没度下泵阀的顺利启闭。 | ||
搜索关键词: | 柱塞 双筒 防煤粉排采泵 | ||
【主权项】:
一种长柱塞式双筒防煤粉排采泵,由上而下依次为扶正体、泵筒总成、柱塞总成、出液阀总成和进液阀总成五部分,泵筒总成、防煤粉筛管、进液阀总成和尾管随排采管柱一起下到井筒中的设计深度,扶正体、柱塞总成和出液阀总成随排采杆下入排采管柱中,上冲程中,泵筒上腔室出液,防煤粉槽中压力减小,进液阀弹簧沿定位销收缩,泵筒下腔室进液同时井液经射流孔进入防煤粉槽,下冲程中,泵筒上腔室进液,弹簧沿定位销伸长,泵筒下腔室出液,井液经射流孔进入上出液阀罩内,冲洗沉积的煤粉,其特征是:扶正体上部滑阀罩的顶壁正中央为圆形孔道,与贯穿其中的排采杆精密配合,形成移动副,上端加工有杆管环空与泵筒连通的流道,四个均布排列,形状采用流线型,扶正体下部扶正锁爪的下端均布排列六个锁爪,倒角限位部分进行精磨处理,将锁爪直接插入上接箍下部的锁套中进行定位;泵筒总成采用双筒构造,由里而外依次为泵筒和外筒,外筒上端由外螺纹与上接箍连接,下端通过外螺纹与下接箍连接,并由内螺纹与进液阀接头连接,泵筒下端与进液阀支撑短节连接而固定在外筒的下端,外筒和泵筒间形成一个环形空腔,杆管环空中沉积的煤粉经此空腔回落到尾管中;柱塞也采用双筒构造,由里而外依次为柱塞和内筒,内筒与上出液阀罩连接,可阻挡沉积的煤粉进入柱塞和泵筒的间隙,内筒、泵筒和柱塞上部形成一个环形槽,即防煤粉槽,并且在柱塞的上端加工有射流孔,分两层布置,每层八个均布排列,层间孔眼交错排列;上出液阀位于柱塞的上部,通过上出液阀罩上端的内螺纹将整个出液阀总成和柱塞连接在排采杆柱的下端,下出液阀位于柱塞的下部;进液阀罩上端通过外螺纹与泵筒相连接,下端通过内螺纹与支撑短节相连接,进液阀球分为球体和定位销两部分,定位销采用阶梯轴结构,上端与进液阀罩顶壁连接并与其内孔精密配合,形成移动副,下端与球体端面连接形成轴肩,来定位贯穿其外的弹簧,支撑短节下端采用丝堵进行密封,中间均布排列四个贯穿基体的类圆形管道,管道端部所在的圆环面分别与进液阀接头的内孔表面过盈配合,实现支撑短节与接头间的固定,进液阀接头上端与外筒连接,中间加工有四个类圆形的流道,对应于支撑短节的四个管道而贯通,下端截面采用圆锥面进行过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6062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马铃薯全粉冲剂及其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脱水组合配菜包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