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型化基片集成多波束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62019.X | 申请日: | 201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4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程钰间;樊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21/00 | 分类号: | H01Q21/00;H01Q3/26;H01Q1/38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周永宏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小型化基片集成多波束天线,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层叠的金属覆铜上层、介质层、金属覆铜下层,所述金属覆铜上层包括从输入端向辐射端依次排列的馈电上表区域、与馈电上表区域连接的多模上表区域、与多模上表区域连接的N组三角形上表区域,所述金属覆铜下层包括从输入端向辐射端依次排列的馈电下表区域、与馈电下表区域连接的多模下表区域、与多模下表区域连接的N组三角形下表区域,所述介质层中具有N+1排金属化通孔,所述金属化通孔贯穿了馈电上表区域和介质层与馈电下表区域连接,贯穿了多模上表区域和介质层与多模下表区域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多波束天线结构紧凑,并因此获得更高的辐射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化 集成 多波束天线 | ||
【主权项】:
小型化基片集成多波束天线,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层叠的金属覆铜上层(1)、介质层(3)、金属覆铜下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覆铜上层(1)包括从输入端向辐射端依次排列的馈电上表区域(11)、与馈电上表区域(11)连接的多模上表区域(12)、与多模上表区域(12)连接的N组三角形上表区域(13),所述金属覆铜下层(2)包括从输入端向辐射端依次排列的馈电下表区域(21)、与馈电下表区域(21)连接的多模下表区域(22)、与多模下表区域(22)连接的N组三角形下表区域(23),所述介质层(3)中具有N+1排金属化通孔(31),所述金属化通孔(31)贯穿了馈电上表区域(11)和介质层(3)与馈电下表区域(21)连接,形成N路馈电基片集成波导,贯穿了多模上表区域(12)和介质层(3)与多模下表区域(22)连接,形成一路非对称的多模基片集成波导,所述介质层(3)与位于其两侧的N组三角形上表区域(13)和N组三角形下表区域(23)形成天线阵,所述三角形上表区域(13)和三角形下表区域(23)两者镜像对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62019.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重调光输入电路
- 下一篇:一种从CTA图像中去除扫描床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