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球铰连杆式双自由度拇指根部关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3577.8 | 申请日: | 201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7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增;许家晨;陈强;都东;孙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5/08 | 分类号: | B25J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邸更岩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球铰连杆式双自由度机器人拇指根部关节装置,属于仿人机器手技术领域,手掌基座、拇指、关节轴、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摆动机构和张合机构;摆动机构包括第一减速器、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张合机构包括第二减速器、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关节轴止转滑轨、关节轴止转滑块、球铰、张合连杆和拇指连杆。本发明装置采用双电机与螺纹连接、球铰和人字连杆机构等,综合实现了拇指根部的独立摆动和张合两自由度灵巧动作,摆动与张合两关节自由度垂直相交,同时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容易控制,传动链短,传动间隙小,传动效率高,适用于拟人机器人手,增强机器人手抓取物体的灵巧性、稳定性,使机器人手可以实现更多的手势,更加拟人化。 | ||
搜索关键词: | 连杆 自由度 拇指 根部 关节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球铰连杆式双自由度机器人拇指根部关节装置,包括手掌基座(1)、拇指(2)、关节轴(5)、第一电机(31)、第二电机(41)、摆动机构和张合机构;所述摆动机构包括第一减速器(32)、第一锥齿轮(33)和第二锥齿轮(34);所述第一电机(31)固接在手掌基座(1)上,所述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与第一减速器(32)的输入轴固接,所述第一锥齿轮(33)套固在第一减速器(32)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锥齿轮(33)与第二锥齿轮(34)相啮合;所述的第二电机(41)固接在手掌基座(1)上;所述的第二电机(41)的输出轴与第二减速器(42)的输入轴固接,所述的第三锥齿轮(43)套固在第二减速器(42)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三锥齿轮(43)与第四锥齿轮(44)相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轴(5)活动套设在手掌基座(1)中,所述关节轴(5)上部设有外螺纹,下部为光轴;所述第二锥齿轮(34)活动套接在关节轴(5)下部的光轴上;所述张合机构包括第二减速器(42)、第三锥齿轮(43)、第四锥齿轮(44)、关节轴止转滑轨(45)、关节轴止转滑块(46)、球铰(62)、张合连杆(47)和拇指连杆(35);所述拇指连杆(35)的一端与第二锥齿轮(34)通过第三连接轴(64)铰接,拇指连杆(35)的另一端与拇指(2)固接;所述第四锥齿轮(44)内部设有内螺纹,第四锥齿轮的内螺纹与关节轴(5)上部的外螺纹形成螺纹传动关系;所述关节轴止转滑块(46)通过第一连接轴(61)套固在关节轴(5)中部的光轴上,并滑动镶嵌在关节轴止转滑轨(45)中,所述关节轴止转滑轨(45)固定在手掌基座(1)中;所述第一连接轴(61)中心线与关节轴(5)的中心线垂直相交;所述张合连杆(47)的一端与关节轴(5)的中部通过球铰(62)铰接,张合连杆(47)的另一端与拇指连杆(35)的中部通过第二连接轴(63)铰接;球铰(62)中心位于关节轴(5)中心线上;第三连接轴(64)的中心线与关节轴(5)中心线垂直相交;所述第二连接轴(63)和第三连接轴(64)的中心线相互平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6357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电机集成结构
- 下一篇:拾取轴承用的气动机械手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