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循环淬火-分配-回火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71109.5 | 申请日: | 201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7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戎咏华;陈乃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1/78 | 分类号: | C21D1/78;C21D11/00;C21D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热处理技术领域的多循环淬火-分配-回火工艺,将大截面的工件沿截面从表面到心部分成多个区域,结合该工件材料的等温转变冷却曲线制定该工件的MQ-P-T工艺。通过将工件在可以实现快速冷却的介质和在可以实现缓慢冷却的介质中多次交替冷却,在每次快速冷却和缓慢冷却的交替冷却中实现Q-P-T工艺过程,在该工艺中马氏体转变与富碳残余奥氏体生成由表层逐步向内层推进。该工艺可以用于材料为各种成分的微合金化钢或合金钢的各类机械结构件、轧后直接淬火的厚板和各类大尺寸型钢的淬火冷却处理。本发明工艺的应用,实现了大尺寸工件在避免开裂的前提下显著提高强度和韧性的目标。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淬火 分配 回火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多循环淬火‑分配‑回火工艺,其特征在于:将大截面的工件沿截面从表面到心部分成多个区域,依据该工件材料的等温转变冷却曲线和界面换热系数参数对工件在冷却过程的温度场、组织场和应力/应变场进行数值模拟,确定该工件的多循环淬火‑分配‑回火工艺即M Q‑P‑T工艺;根据确定的M Q‑P‑T工艺,将工件在可实现快速冷却的介质和在可实现缓慢冷却的介质中多次交替冷却,在每次快速冷却和缓慢冷却的交替冷却中实现淬火‑分配‑回火工艺即Q‑P‑T工艺过程,在该工艺中马氏体转变与富碳残余奥氏体生成由表层逐步向内层推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7110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化处理的装包工艺
- 下一篇:提钒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系统